发布于:2021-08-04
原创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携手开创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微创手术治疗先河

近日,由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援疆专家彭建新教授主刀,胸外科援疆专家程华教授协助,在普外科、胸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成功开展了首例「腹腔镜下肝囊型+胸腔

近日,由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援疆专家彭建新教授主刀,胸外科援疆专家程华教授协助,在普外科、胸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成功开展了首例「腹腔镜下肝囊型+胸腔镜下肺囊型包虫病完整摘除术」,攻克了包虫病领域综合治疗的一个难题。

双部位囊型包虫病病情复杂,快速康复诉求让治疗难上加难

40 岁的托合提(化名)近日因身体不适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肺囊型包虫病」收住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按照以往的经验,该患者需先行肺包虫手术后,康复 3 个月才能再行肝囊型包虫病手术。

托合提是一名人民教师,平时工作较忙,班里孩子们的课业不能丢下太长时间,若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他必须停课半年时间。因此,放不下孩子们学业的他希望能够一次性解决病痛,早日康复出院。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携手开创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微创手术治疗先河
患者术前 CT

无论在肺部还是肝脏发病,囊型包虫病完整摘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称之为根治术。但由于包虫病变部位的复杂性、病灶薄弱容易破裂等原因,手术具有一定的困难,且该病例是右肺部囊型包虫病,肝脏的病灶在 7 段,处于常规开腹手术解剖起来亦非常困难的部位,手术难度更是再翻一番。

反复讨论另辟蹊径 MDT 前来保驾护航

彭建新教授了解托合提的情况后,仔细阅读了他的各项检查资料,并多次在科内就其病情展开讨论,制定了初步的治疗计划。为检验该方案的可行性,彭建新教授还组织开展了多学科诊疗(MDT),集结胸外科、影像中心、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专家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

「在根治双部位囊型包虫病的基础上,该患者有快速康复的需求,经我科内部讨论过后,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完整摘除术』!」彭建新教授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引起了在场专家的热烈讨论。

「同时进行胸腔镜和腹腔镜下『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完整摘除术』未有先例!但按照目前的形势,这无疑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我可以协助完成手术!」在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程华教授说道。

「按照《肝两型包虫病的诊疗指南 2019》,腹腔镜下行肝包虫完整摘除术,建议病灶在肝 2、3 段或者 5、6 段。该患者肝囊型包虫病病灶在肝 7 段,手术难度更大!」

经过谨慎评估和查漏补缺,各科专家一致认可了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我现在信心百倍!」彭建新教授表示。

多学科专家齐心协力 微创手术治疗开创先河

完善相关检查并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工作后,由彭建新教授主刀,在程华教授的协助下,普外科医护团队同麻醉科、手术室密切协作,成功为托合提实施了「腹腔镜下肝囊型包虫病完整摘除术+胸腔镜下肺囊型包虫病完整摘除术」。手术时间为 3 个小时,术中无输血,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第五天康复出院。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携手开创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微创手术治疗先河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携手开创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微创手术治疗先河
彭建新教授、程华教授领衔医护团队实施手术

「原本需要半年才能治愈的疾病,现在一个星期就可以出院了,广东专家亚克西,克然巴格亚克西!」出院时,托合提的喜悦溢于言表。

据了解,喀什地区由于特殊的生活习惯,包虫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是南疆最大的包虫病治疗中心,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研究所喀什分所,近年来,在几批援疆专家的倾力帮扶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携手开创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微创手术治疗先河
患者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护团队送来锦旗

自今年三月入科以来,彭建新教授在微创手术治疗方面亮出自己的独特「绝技」,开展了腹腔镜下右半肝、右后叶切除,尾状叶切除等各种高难度肝切除手术,为我区微创技术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由于肝脏血管丰富,止血困难等原因,此部位的微创手术比例相较于其他腹腔手术占比较低,而此次开展的胸腔镜和腹腔镜下同时进行「肝囊型+肺囊型包虫病完整摘除术」更是在国内外尚未有文献报道。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