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6-15
原创

千里奔赴,7 小时生死时速,惊险「换肺」在这里发生

「收到,立即行动」「开始返程,下午 5 点到上海了」「肺移植病房已准备好」「ECMO 已经准备好,机器已消毒」5 月 13 日,等待已久的肺移植患者终于迎来肺源的消息。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微信群里

千里奔赴,7 小时生死时速,惊险「换肺」在这里发生

「收到,立即行动」

「开始返程,下午 5 点到上海了」

「肺移植病房已准备好」

「ECMO 已经准备好,机器已消毒」

5 月 13 日,等待已久的肺移植患者终于迎来肺源的消息。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移植」微信群里瞬间被引爆,医务人员在群里接力回应!

当呼吸成为一种奢望

肺移植中心病区里住着来自天南海北的病人,患有各种类型的肺部疾病:慢阻肺、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弥漫性支气管扩张……这些病听上去似乎不严重,可病情一旦发展到终末期,有的人走几步就喘,有的甚至 24 小时离不开氧气,根本无法下床走路。其中有一位来自浙江舟山的余先生正在焦急地等待肺源的到来……

余先生一年前突然感觉到体力不行,咳嗽,气喘,他到上海的大医院来看病,诊断为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病情已到终末期,几乎无药可救,「换肺」成了他的是唯一生路。但肺移植,也是所有脏器移植中难度最高的手术。它对供受体匹配要求最高,需要多个医院和多个学科通力合作。

光是这一门槛,就把国内大多数医院挡在了门外。好在,余先生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了上海市肺科医院,找到国内知名的肺移植专家姜格宁教授,就这样他带上一切身家来到这里寻求治疗的希望,一场向生而行的拼搏,就此展开……

千里奔赴,7 小时生死时速,惊险「换肺」在这里发生

余先生被确诊后的第 45 天,他收到肺科医院肺移植中心的电话通知,「有供体了,速来!」一家人当即包车从舟山前往上海,肺移植中心的所有人立刻忙碌起来。

每一只肺从取下到移植,不能超过安全冷缺血时间,否则质量就会变差,甚至无法使用。除去手术的时间,留在路上的时间仅有 6 小时。

为了赶在 6 小时内把肺运回来,负责取肺源的医生走的大多是器官转运绿色通道,有时还需要民航和高铁无缝衔接。这个从山东到上海的小箱子里承载的是一个生命的希望,「取肺小分队」一分一秒都不敢马虎,不敢怠慢。而取肺环节也正是这场「战役」的第一战……

在中国,每年约有一万人需要接受肺移植,而肺移植的成功率极低,肺是人体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器官,受感染的机会多,且肺脏本质脆弱,开放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比其他器官都大。再加上肺在体外保存时间极短,因此,肺移植手术复杂、感染风险高、手术期治疗及护理难度大,对手术操作技巧要求极高。

一场惊险手术,过程一波三折

「ECMO 开到最高流量!」终末期肺病需要行肺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常伴有肺动脉高压。体外膜肺氧合(ECMO)被称为救命神器,能在进行呼吸支持治疗时保证患者的氧合,并能提供一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肺移植手术中,余先生因肺动脉压力过高,在移植前患者就进行了 ECMO 生命支持。

手术刚刚开始,团队就遭遇到了第一重难关,患者在 ECMO 生命支持下,肺动脉压力依然异常增高,在阻断右肺动脉后,肺动脉收缩压几乎和体循环收缩压相同,随时可能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导致心跳骤停。

手术团队立即进行治疗方案调整,更改 ECMO 引流方式,将肺动脉压力控制下来。手术室里,每一位医生护士都争分夺秒,大家忙而不乱,各司其职,在「主心骨」姜格宁主任、陈昶主任的带领下,很快就把病人的情况稳定下来了。

千里奔赴,7 小时生死时速,惊险「换肺」在这里发生

可是情况刚见好转,「一波又起」,在进行左肺移植手术时,发现患者左肺动脉主干发生严重栓塞,对于手术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由于之前上了 ECMO 肺动脉压力下不来的原因,一侧肺全部堵了。在团队的协同努力下,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中,最终将血栓完整取出。

危急时刻,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救治余先生。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循环科、麻醉科、超声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的骨干力量全部在手术室时刻准备。

这场举全院之力的肺移植手术终于在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结束了,7 小时的全力奋战,一次生命递接在姜格宁、陈昶和朱余明三位主任带领的团队手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迈向最终成功的路还很长,术后的恢复揪着每个人的心,换上新肺的余先生被推入了 ICU 密切监护,管床医生守在病房监护室密切关注。

朱余明主任对在监护室外担忧徘徊的家属们说:「你们放心,手术很顺利,术后恢复你们也看到了,有专门的医生护士团队全天守护,我们一定会全心全力!」受到老天眷顾,在手术后的 24 小时内,余先生顺利拔管、撤除 ECMO 支持,现在身体状况良好。

肺移植的每一分钟,都让人捏一把汗……

在死神与时间手上抢人需要的不只是超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还需要多学科的支持配合,在肺科医院有这样高执行力的肺移植团队,成员涵盖了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循环科、麻醉科、超声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的骨干,他们的通力合作是肺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他们带着对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一个又一个生命转危为安,重获新生!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