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9-27
原创

推进辅助生殖技术全球共享,优生助孕绽放生命之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在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规律性生活尝试怀孕超过 12 个月后未能实现妊娠,即为不孕不育。世卫组织预测,随着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日益走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在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规律性生活尝试怀孕超过 12 个月后未能实现妊娠,即为不孕不育。世卫组织预测,随着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日益走高,这种疾病有可能在 21 世纪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三大疾病。

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因地域、种族等不同有所差别,中国人群约在 15~20% 之间。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中国不孕不育病例在以每年数十万例的速度递增。为了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梦美生命通过引进专家或海外就医等方式,已经帮助许多中国家庭「圆生育之梦」。这其中,梦美生命首席医疗官大卫 · 司马瑞奇(DAVID B. SMOTRICH)博士功不可没。

司马瑞奇博士出身医学世家,毕业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Sackler 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而后在乔治 ·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及奥尔巴尼医学中心妇产科学系生殖内分泌和生育科进行住院医师培训。

在被问及为何选择从事生殖医学这一专业时,他告诉丁香园,早年在他做实习医生期间,曾遇到一位不孕症求医的患者,她与丈夫已经结婚 10 年,但其中有 7 年时间是在与不孕症做斗争中度过,最终是体外受精技术拯救了她和她的家庭,并顺利得到了一对双胞胎宝宝。从这位患者的经历中,司马瑞奇感触良多。他表示,帮助不孕不育症患者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不止是在「拯救」一个人,更是在「拯救」一个家庭。

亲眼目睹这位患者的经历后,司马瑞奇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助生殖医生,他对学科进展愈加关注,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辅助生殖的手术及内科治疗的学习和实践当中。

因为卓著的成绩,司马瑞奇博士获得了美国生殖协会授予的「远见卓识奖」,以表彰他在不孕不育、试管婴儿及干细胞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并荣膺美国妇产科学院院士(FACOG)的称号。同时,他还曾多次斩获所在医疗机构的年度最佳医生和城市最佳医生的奖项。

1978 年 7 月 25 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 Louis Brown 诞生。2010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给世界试管婴儿之父 Robert Edwards。40 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新进展,无数不孕不育患者也因此有了更多、更好、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司马瑞奇介绍说,在对培育胚胎所需的环境更加了解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在体外对胚胎进行较长时间的培养,即在辅助生殖实验室内对精子和卵子受精后第三天的胚胎转移到囊胚培养液中进行继续培养,一般继续培养到第五天或第六天。这一过程将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即淘汰发育潜能较差的胚胎,相对优质的胚胎会脱颖而出,成长为囊胚。自然状态下,人类胚胎以囊胚的形式植入母体,这样便能获得更高的胚胎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

其次,激光技术的应用帮助操作者确切地知道激光的指向,令辅助生殖操作更加精准。譬如在胚胎发育早期,其周遭会为一种名为透明带的非细胞结构所包被,以保护胚胎免遭外来有害物的侵袭。但在某些情况下,透明带的硬度较高,使得体外授精形成胚胎在转移回子宫后不能成功地植入内膜,导致着床失败。而通过精准激光辅助孵化技术,用激光把透明带打孔或削薄,有利于胚胎的孵出,有利于胚胎在子宫内着床,从而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此外,辅助生殖领域的巨大突破还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遗传学筛查和卵子玻璃化冷冻技术,前者可以帮助医生对早期胚胎部分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筛查,将无特定遗传病的胚胎移植入宫腔,从而有效地防止遗传病患儿出生。而后者有助于改善冷冻卵子和胚胎的活力,相较传统冷冻技术只有 60%~70% 的解冻存活力,玻璃化冷冻技术令其复苏率达到 90% 以上,最大程度地保有活力,为后续的辅助生殖操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