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1-15
原创

@糖友:掌握「七步控糖法」,精准降糖,少受罪!

血糖高对身体有害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清楚。可高血糖是如何一点点蚕食器官的,许多患者并没有实质性的感受。

近日,一条微博热搜「 糖尿病就像将器官泡在糖水里」揭示了长期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就如同把心、肾、眼、神经等器官组织

泡在高浓度糖水里,若不加以控制,会出现一系列慢性并发症,最终拖垮身体,

据调查,全球平均每 5 秒钟就有 1 人死于糖尿病,每 3 个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 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每 2 个接受降糖治疗的患者中有 1 人血糖控制不佳。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加精细化、个性化治疗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谈谈糖尿病治疗的「七驾马车」。

饮食治疗是基础

医学营养治疗又称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饮食治疗主要包括以下 5 个方面:

1 控制总热量;

2 合理配餐,少量多餐;

3 多吃高纤维食品;

4 清淡饮食;

5 戒烟限酒。

药物治疗是武器

药物治疗包括各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使用。

很多患者认为药物治疗只是医生的事,其实患者也要参与其中。

当糖尿病患者对基本的药物有所了解,就能主动地、积极地配合糖尿病的治疗,及时同医生反馈用药情况,而不是完全被动地吃药。

运动治疗是手段

运动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以及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

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骑自行车、做广播操、练太极拳、打乒乓球等。

运动时间: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 1 小时(从进食开始计时)。如无禁忌症,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 150 分钟,最好进行 2-3 次抗阻运动。

若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应结合病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自我管理是核心

掌握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基础。

这能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在心理上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既不要特别紧张、焦虑,又不要满不在乎,不当回事。

糖尿病患者要把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以减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

及时监测是保障

控制目标

1 血糖 

空腹血糖在 4.4 mmol/L—7.0 mmol/L 间较为安全。

餐后 2 小时血糖一般建议<10.0 mmol/L。

对于反映近 3 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建议<7.0%。

2 血压 

通常将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 ≥ 140/90 mmHg 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降压目标为<130/80 mmHg。

但对于老年或伴有严重冠心病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目标可适当放宽至<140/90 mmHg。

同时,为了避免血压过低出现头晕、晕厥,一般不建议<90/60 mmHg。

3 血脂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上各项指标控制的目标值如下:

总胆固醇<4.5 mmol/L;

甘油三脂<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6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8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推荐男性>1.0 mmol/L,女性>1.3 mmol/L。

4 体重 

体质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是衡量肥胖的常用标准。

以体重 50 kg、身高 160 cm 为例,体重指数 = 50/(1.6×1.6)kg/m2 = 19.5 kg/m2。

体质指数 18.5-23.9 kg/m2 为正常体重;24-27.9 kg/m2 为超重;超过 28 kg/m2 为肥胖症。

由于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指数一般建议<24 kg/m2。

定期复查

每 3—6 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异常者每 1—2 个月监测 1 次,如无异常每 6—12 个月监测 1 次。每年全面体检 1—2 次。

预防并发症是关键

糖尿病并发症比较多,无论发生哪种并发症都会对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必须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并发症,进行相关指标的监测。一旦发生,及时干预,延缓疾病的进程。

心理干预不可少

糖尿病可引起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出现情绪低落、压抑、悲伤,甚至自暴自弃的想法,而负面情绪又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阳光心态是健康生活的开始。及时的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接纳事实、调整认知。同时,患者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与支持。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