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长大了,怎么办?
是炎性还是肿瘤?要不要进一步检查和手术?
温馨提示:为保护患者隐私,本案例使用化名
李女士(化名)在外地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一枚较大结节,遵循医生的建议 3 个月后进行了复查,却发现结节有增大趋势。
为明确结节性质,来全景医学上海徐汇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结合病史和李女士的诉求,我们为她进行了高分辨率 CT 检查和肺结节精细化三维重建。
CT 影像资料▼
从 CT 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右肺下叶背段一混杂密度磨玻璃结节,大小约 9*8*10 mm, 实性成分比例大于 50%,形态欠规则,且内部见一小空泡征,外缘可见磨玻样影,边缘小血管僵硬,内部细小血管扭曲,于是进一步行靶重建并对该结节行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图像▼
cVRT 三维重建、清晰显示结节与血管三维空间关系▼
SSD 三维重建+伪彩标记+局部放大示病灶与胸膜、血管空间关系▼
气道三维重建,显示病灶与周围气道关系 ▼
综合 CT 影像表现以及三维重建后信息,考虑早期肺癌。为李女士影像报告解读后,我们第一时间协助其后续就医,手术病理结果为微浸润腺癌(早期恶性肿瘤)。
适应症:
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形态不太规整,体积较大(≥ 8 mm),外缘有毛刺,不能分辨出来是不是有空泡,密度不均匀,是混合密度结节或者实性结节,此时可以通过三维重建了解肺结节真实的大小、所在的部位,以及内部结构,来判断这个结节是否需要尽快决定手术。
随访中发现变化的结节。肺结节缓慢长大,由磨玻璃结节变成半实性结节或实性结节或范围长大,长出毛刺,而无法确定良恶性,需做三维重建和此前的三维重建做对比,对肺结节进行动态分析,动态分析可提示肺结节生长的细微变化。
恶性肺结节术前规划。为术前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可以确保切除肺结节所在的肺段和/或亚段,做到精准预判精准切除,从而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全景佲医荟肺结节联合门诊专家徐松涛主任表示:
1、联合评估后,影像学表现具有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并且有进展的,协助安排手术切除,对于早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治愈率很高。
2、联合评估后,需进一步影像检查。
增强 CT 检查: 清晰地显示结节的血供情况、边缘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若结节血供丰富、边缘有毛刺,可能提示恶性风险增加。
PET/CT 检查:对于难以定性的结节,PET-CT 能从代谢角度评估结节活性。
3、针对联合评估后,患者排斥手术或身体情况不允许手术切除的,进行穿刺活检,这是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注:因个体差异,以上需在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