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发现肺结节的人数急剧上升。据统计,我国肺结节检出率高达 56%,即每 10 人中就有 6 人面临这一隐患,尤其在 50 岁以上吸烟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80%[1]。
虽然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首次发现的肺结节,如果没有明显的恶性特征,医生通常会建议过段时间复查,即通过一次或多次复查 CT,观察结节前后变化以了解其生长趋势,从而判断其良恶性。
马女士(化名),去年体检发现数枚结节,其中有两枚较大,一枚位于左肺下叶外基底段,为纯磨玻璃结节,直径约 0.7 cm;另一枚位于左肺上叶尖后段,为实性结节,直径约 0.8 cm。
今年再次体检时,经对比去年体检数据,发现左肺下叶外基底段 0.7 cm 的纯磨玻璃结节消失,而左肺上叶的实性结节从 0.8 cm 长到了 1.4*1.2 cm,并呈现出「分叶征、毛刺征」等恶性征象,考虑肿瘤性病变。
23 年体检时结节情况
24 年体检时结节情况
为明确具体情况,马女士做了 PET/CT 检查。
影像诊断结果:
1. 左肺上叶尖后段不规则实性结节,FDG 代谢显著活跃,考虑恶性肿瘤,周围型肺癌可能大,请结合病理。躯干其余部位、脑未见 FDG 高代谢转移征象。
2. 左肺数枚实性小结节,未见 FDG 代谢活跃,倾向炎性结节,建议定期随诊。余双肺少许慢性炎性灶。双侧胸腔微量积液。
3. 前纵隔小结节,未见 FDG 代谢活跃,考虑良性病变;双肺门及纵隔、右腹股沟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建议随诊。
病理结果:非小细胞肺癌。
幸运的是,马女士因为良好的「坚持每年定点体检」习惯,经动态数据比对和及时进一步的 PET/CT 检查,及时发现了早期肺癌,目前已进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
景哥提醒
怎么发现肺结节?
2011 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结果显示,与胸部 X 线相比,采用胸部低剂量 CT(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病死率下降 20%。对于筛查发现的肺结节,推荐对病灶处可行薄层 CT 扫描或薄层高分辨 CT,以便更好地显示肺结节的特征。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有效地对肺部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快速明确其良恶性,尽早切除恶性结节,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是肺部结节诊断治疗的关键。
对于无明确恶性证据的肺结节:
检出的实性结节或者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 ≥ 6 mm 且<15 mm,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 ≥ 8 mm 且<15 mm 者,3 个月后复查,并根据结果决定下一轮复查时间 [2]。
检出的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 ≥ 15 mm,如无法排除恶性结节,建议正规抗炎治疗后 1~3 个月复查,并根据结果决定下一轮复查时间 [2]。
诸多高危肺结节经过常规薄层 CT 扫描,需要功能显像进行个体化评估。功能显像主要包括胸部增强 CT 扫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1. 胸部增强 CT 扫描:
最大径超过 8 mm 的实性结节或实性成分 ≥ 5 mm 的部分实性结节以及与肺血管关系密切或者怀疑淋巴结转移者建议行常规剂量增强薄层 CT 检查明确结节性质 [3]。
2. PET/CT:
对直径 10 mm 以上的 mGGN(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实性成分>5 mm 的,如果定性困难,可推荐 PET/CT 检查 [4]。
高度怀疑恶性的 mGGN(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病变,实性成分>5 mm 的,行全身 PET/CT 检查进行术前分期时可以推荐 [4]。
参考文献
[1]2024 中国居民肺健康白皮书
[2] 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 年版)
[3]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 年版)
[4] 美国内科医学学会临床指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