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6-01
原创

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告诉轻度脂肪肝的你:1 个坏消息,1 个好消息

「轻度脂肪肝」不痛不痒,无关紧要?告诉你 1 个坏消息:轻度脂肪肝会增加 71% 死亡风险。2020 年 10 月 9 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GUT》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瑞典的研究论文,发现非酒精性脂肪

「轻度脂肪肝」不痛不痒,无关紧要?

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告诉你 1 个坏消息:轻度脂肪肝会增加 71% 死亡风险。

2020 年 10 月 9 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GUT》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瑞典的研究论文,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死亡率会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即使是较轻的脂肪肝 (单纯性脂肪肝) 也会增加 71% 的死亡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着全球和我国近四分之一成年人的健康,以往的研究均显示进展性(晚期)肝纤维化是 NAFLD 全因死亡和肝病死亡最重要的预测因子,但一直缺少基于人群水平的有关肝脏组织学的大样本的相关数据。

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告诉轻度脂肪肝的你:1 个坏消息,1 个好消息
Simon TG et al., 2020, Gut

为此,来自瑞典、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利用瑞典的全国疾病登记数据库,将 1966 年-2017 年间经肝活检确认的 10568 名 NAFLD 患者与配对的普通人群(对照组)进行对比,平均随访 14.2 年后,4338 例 NAFLD 患者死亡。

与正常人群比较,NAFLD 患者全因(包括各种原因)死亡率增加 93%,且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会逐渐升高,已经是肝硬化的 NAFLD 患者死亡风险是正常人的 3.79 倍。

即使是最轻微的单纯性脂肪变性,死亡风险也较正常人增加 71%,这种风险主要由肝外的恶性肿瘤和肝硬化,其次是心血管疾病和肝癌。

脂肪肝易并发/诱发疾病

轻度脂肪肝,日积月累有可能发展为肝癌。此外,脂肪肝还会引发多种疾病:

1. 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

2. 常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等疾病;

3. 导致肝功能异常,引起消化性疾病、降低免疫力。

1 个好消息:还来得及!

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肝病。定期有效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会越早修复肝脏功能,恢复身体健康。

避免脂肪肝认识误区

误区 1:B 超示轻度脂肪肝,没事!

答案:不对。

B 超提示轻度和重度一定程度上提示着病情的严重性,但也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消化系 B 超结果主要在于操作对象观察,所以即使是轻度你也别轻视,因为也有可能是重度,建议进一步检查。

误区 2: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

答案:不对。

2020 年 5 月,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 Lancet 子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分析和 meta 分析中,汇总了全球 93 个研究、覆盖近 1058 万人群的数据后发现,全球脂肪肝患者有 40.8% 为非肥胖人群,甚至有 19.2% 为「瘦子」。

非肥胖脂肪肝的患者比例在不同国家之间差距较大,其中,非肥胖脂肪肝的患者比例在不同国家之间差距较大,其中,我国有 44.3% 的脂肪肝患者属于该类人群。

误区 3:有脂肪肝时,身体肯定有异常

答案:不准确。

通常,若肝内脂肪含量 5%~10% 即为轻度脂肪肝,10%~25% 即为中度脂肪肝,超过 25% 的即为中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磁共振定量案例分析

老年男性,常年患有糖尿病,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后进行肝脏 MR 定量分析检查。

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告诉轻度脂肪肝的你:1 个坏消息,1 个好消息

多回波 DIXON 技术:

分割全肝扫描定量分析,肝脏存在脂肪浸润,全肝肝脂肪含量平均为 18.4%,ROI 区域内肝脏脂肪肝含量平均为 16.3%

HISTO 序列波普分析:

感兴趣区内测定肝脏脂肪含量为 21.4%

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告诉轻度脂肪肝的你:1 个坏消息,1 个好消息

结论:全肝脂肪定量分析提示肝脏脂肪浸润,结合波普感兴趣区测定肝脏脂肪含量,综合考虑为中度脂肪肝(≥10% 且<25%)。

脂肪肝饮食作息建议

针对单纯性因脂肪摄入过多而引起的轻、中度脂肪肝,肝功能正常的,可通过饮食和运动两方面进行调节干预,应注意:

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补硒,提高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

适量增加运动

建议选择慢跑、快走、骑行和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应以运动时脉搏为 100~160 次/分钟,持续 20~30 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 20 分钟内消失为宜。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