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身体健康亮红灯时,往往会通过一些外在的表现传达出来。比如,耳朵后面长了小疙瘩,长时间没得到消除,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50 多岁的黄先生发现自己耳后长了一个小疙瘩,最近这个小疙瘩逐渐变大,就来到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医。接诊医生经过各种身体检查,诊断其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一种可能恶变的肿瘤」。幸好发现及时和早治疗,他病情恢复良好。
耳鼻喉科陈裕光副主任医师表示,导致耳朵后面长小疙瘩的原因很多,比如上火、淋巴肿大、瘢痕疙瘩、过敏、毛囊感染等。大部分的小疙瘩过一段时间会自动缩小或消失。不过,有一种情况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小疙瘩按上去很硬并且不可移动,它好像跟皮肤长在了一起,长时间没有缩小反而变大,这种小疙瘩一般是肿大的淋巴结或者肿瘤,可能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1)淋巴结:可以自己用手摸,如果是有点韧,摸起来光滑,轻轻推能推得动的,大概像小绿豆或者小米粒这么大,通常可能会在耳根位置或者后面一点骨头的表面,这时可能是耳后的淋巴结,这种耳后的淋巴结是身体内正常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不需要紧张、担心。但如果要是周围有炎症反应,可能会出现增大、疼痛;
(2)肿瘤: 如果要是耳后的淋巴结不活动,可能长成了一片,整个一块淋巴结融合在一起,摸起来比较硬,也推不动,这时就要高度重视,是不是淋巴结出现其他的问题,一般会是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甚至是淋巴瘤的可能性;
(3)皮脂腺囊肿: 耳根下另一个常出现的就是耳后皮脂腺囊肿,顾名思义就是出现在耳朵后方、耳后沟的位置,因为这个地方是凹陷在里面的,常会有些皮屑、油脂腺的积聚,不易彻底清洁,有时就会阻塞了皮脂腺开口,形成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一旦合并感染就会出现局部的疼痛,皮肤也会充血,这时用手摸疼的很严重,可能会有脓液排出,这时会怀疑是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的情况。
大多数可能是上述的情况,但是由于耳根本身是有皮肤覆盖在表面的,可能皮肤和皮下软组织的结构出现各种疾病,也都有可能会出现在耳根下面的位置。
(1)观察疙瘩的形状和大小:良性肿瘤通常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而恶性肿瘤则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
(2)注意疙瘩的生长速度: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可能伴有疼痛。
(3)检查是否有其他症状:如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都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1)避免自行挤压:不要用手去挤压或刺激疙瘩,以免引发感染或加重病情。
(2)及时就医:一旦发现耳朵里有异常的小疙瘩,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3)保持耳朵清洁: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水分和异物的滞留。
(4)调整生活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陈医生提醒市民,耳朵长了小疙瘩,不必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小疙瘩长时间的不消除就要小心了,很可能就是机体出现问题给出的提示,尽快到医院就医,查明病因、及早治疗,免受病情加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