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热」患儿。佳佳(化名)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最近,她因间断发热半月入院,每日热峰 39℃,无相关的发热伴随症状。一个月
近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了一名「发热」患儿。佳佳(化名)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最近,她因间断发热半月入院,每日热峰 39℃,无相关的发热伴随症状。
一个月前,佳佳曾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进行住院治疗。出院前及出院后 1 周内体温均正常,无特殊不适,家族史、个人史均无明显异常。佳佳本次入院,进行体格检查正常。检查检验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精神食欲好,体重正常。一切都是正常的。
引起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但佳佳的情况,经过抽丝剥茧的一一排查,仍无有价值的线索。佳佳父母焦急万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佳佳本人却显得很淡定,也不着急因为生病耽误学业。表面看上去,反复「高热」对她的精神状态、食欲和体重并无影响,这引起了管床医师郭广恩的注意。经过与佳佳父母的深入交谈,引起佳佳「发热」原因的一些线索渐渐浮出水面。
平常父母工作繁忙,佳佳生病以来父母时常陪伴,平常喜欢玩网络游戏,生病后玩游戏没有受太多限制;佳佳晨起主动要求测体温,晨起体温高,电子体温计及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均可达 39℃,1 小时左右可自行降至正常;家中体温计经常丢失,测量体温不稳定。
郭广恩将这些线索上报呼吸二科主任张艳丽。张艳丽结合佳佳入院后的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等,给出建议:每 2 个小时测一次体温,测量前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避免剧烈活动,避免进食热饮,测量体温时由医护人员看护,拒绝自带体温计。
经过 3 天的体温监测,佳佳体温波动在 36.5℃-37.2℃ 之间,未再出现「发热」情况。这印证了张艳丽的猜测——佳佳并没有真正发热,而是在测体温上下了一番「功夫」。
作为一名儿科医师,张艳丽关注的不仅是患儿身体的疾病,也同样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经过与佳佳的认真沟通,张艳丽了解了她「发热」的真正原因:佳佳今年经历小升初后,学习压力大,父母又时常忙于工作,加上佳佳本身的性格因素,不善交流沟通,时常觉得孤单、无助。上次患扁桃体炎住院时,父母的陪伴关爱以及暂时摆脱学习环境的压力,都让佳佳倍感怀念,于是佳佳自导自演了「发热」戏码。
在交流的过程中,张艳丽让佳佳学会换位思考,去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她列举了各个方面的例子让佳佳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并最终让佳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张艳丽又以一名母亲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和佳佳父母进行了沟通。她告诉佳佳的父母,父母需要给孩子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支持,同样需要精神、心理层面的关爱与理解,怎样去疏导孩子的压力,教会孩子去面对生活、学习,更是重中之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张艳丽介绍,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动荡期」,身体迅速发育,心理上却处于「断乳期」,孩子的心态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性,若无正确的舒缓方法,极易造成心理问题。提醒各位家长应该多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陪伴孩子一起度过「难过的」青春期!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