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 5 到 7 年。
许多人认为,这得益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尤其是在保护心血管健康方面,雌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雌激素与心血管健康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正兴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桑学东主任医师怎么说~
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
心血管疾病风险男女「平等」
在不同性别中出现显著差异
主要是与生理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男性更早面临心梗风险
男性心梗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发病年龄更早。这主要与男性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吸烟、饮酒和高脂饮食等。这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堵塞,导致心梗更早发病。
女性在绝经后心梗风险增加
与男性不同,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心梗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然而,一旦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心梗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女性在绝经后,心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
雌激素被认为是血管健康的「天然保护因子」。
它能促进血管「垃圾」——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管弹性。
因此,男性在缺乏这种天然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心梗,不过女性在绝经期后,体内的雌激素减少导致血管保护作用减弱,心梗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不能完全依赖雌激素的保护,而要主动守护心血管健康。
想要保护心血管,得控制血管堵塞的「元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1 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血脂、血压和血糖:
40 岁以下的成年人,建议每 2-5 年检查一次;
40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
02 坚持血脂「双达标」
不同人血脂达标值不同,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实现血脂的长期达标和个性化达标。
03 坚持用药,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如果血脂偏高,一定要遵医嘱长期服用降脂药物,不擅自停药、减药。
常见降脂药物分为降脂药和降脂针,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降脂针如两周一针的 PCSK9 单抗、半年一针*的 PCSK9 mRNA 干扰类药物。
最后,健康生活,全面守护心血管健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