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构复杂,其中贯穿着很多脉管,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肝静脉,以及在肝脏后面有下腔静脉。如果肝上肿瘤正好紧挨着这些主要的进出肝的血管上,那手术的难度会非常高。如果肝上还有血管瘤、肝囊肿,手术及病人术后预后都将成为重大挑战。
近日,南京江北医院首席医疗官嵇振岭教授带领普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极具挑战性的高难度肝癌手术,这一成果无疑再次凸显了我院在肝脏肿瘤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
他们是如何在毫厘之间,为患者「博」出生的希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患者王爷爷(化名)今年 70 岁,来自马鞍山市,一周前在体检时,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 —— 肝脏上发现了一个巨大肿瘤。这一噩耗瞬间让王爷爷的家人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与困境之中。
他们找到了南京江北医院首席医疗官嵇振岭教授。嵇教授在仔细聆听王爷爷的病情描述后,立即为王爷爷完善腹部增强 CT 检查。检查结果让大家的心又揪了起来,王爷爷的问题很棘手。
原来,王爷爷肝脏上的肿瘤位置极为特殊,紧紧挨着重要的血管,就如同在人体的 「生命通道」 旁安置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 「炸弹」,手术风险极高,时刻对王爷爷的生命构成着严重威胁。但如果不手术,则生存期极短。
蓝色箭头:肝肿瘤
绿色箭头:肝中静脉
红色箭头:肝囊肿
黄色箭头:肝血管瘤
第一,王爷爷体内的肿瘤体积巨大,并且肝脏还伴有血管瘤、肝囊肿等情况,这使得剩余的肝脏体积变得很小。
按照常规的肝癌手术方式进行操作,极有可能出现剩余肝脏组织不足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状况,进而引发肝衰竭,这无疑是悬在手术之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第二,肝脏紧紧贴着大血管 —— 肝中静脉,门静脉左支和右支,在手术过程中,哪怕只是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汹涌的鲜血一旦喷涌而出,将会瞬间危及王爷爷的生命,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第三,既要完整切除那巨大的肝脏肿瘤,又要确保剩余肝脏体积足够维持身体后续的正常功能,这就如同在钢丝上行走,需要极高的平衡技巧,对手术操作的精准度要求极高。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嵇振岭教授带领团队组织科室讨论,并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在与王爷爷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很快为他安排手术。
随着手术的正式开始,嵇教授首先极为小心地分离肿瘤周围的组织,那错综复杂的血管和胆管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雷区」,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大出血或者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但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和精湛绝伦的手术技艺,巧妙地避开了这些危险区域,一点点地、稳稳地将肿瘤从肝脏上 「剥离」 了下来。
而麻醉医师则如同幕后的指挥家,对血压进行着精准的控制。因为在手术中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极大地增加手术的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医师的工作至关重要。
时间在这紧张有序的氛围中悄然流逝,经过数小时的奋战,那颗如同 「炸弹」 般时刻威胁着王爷爷生命的巨大肝肿瘤被成功摘除。更为难得的是,术中出血极少,这无疑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术中剥离出的肿瘤
大小约:11 cm×8 cm×6 cm
约为成年男性拳头大小
术后,王爷爷返回病房密切观察。医护人员时刻监测着他的各项生命体征,不敢有丝毫大意,全力预防可能出现的感染等并发症。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悉心照料下,王爷爷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下来,各项指标也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令人欣慰的是,术后一周王爷爷便顺利出院了。
嵇振岭教授经常语重心长地教育年轻医生:「病人既然选择了我们医生,那就是把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都托付给了我们。我们作为医生,就应当想尽一切办法为病人解除病痛,要和患者统一战线,携手并肩,全力以赴地去战胜病魔,这是我们医者的责任与使命所在。」
此次高难度肝癌手术的成功完成,不仅为王爷爷带来了生的希望,让他得以重获健康,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也再次证明了南京江北医院在肝脏肿瘤治疗领域的高超技术水平以及多学科协作的强大优势。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为更多饱受肝癌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勇气。
今年,嵇振岭教授加盟我院,他把先进知识,前沿技术带到科室,开展门诊、查房、手术、带教、疑难病例讨论工作,全面提升我院区域医疗救治水平及疑难危重症处置能力。
以后,南京江北医院将不断加强人才建设,创新人才引进与聘用、管理机制,积极建设专业医护团队,吸引众多优秀人才不断加入,努力打造适合医院发展的人才团队,实现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周边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