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18
原创

生命线上的「奔波者」——记南京江北医院李涛副院长的一天

1 个人;

2 座城市;

3 台手术;

16 个小时;

160 多公里!

这组数字概括了南京江北医院副院长李涛,平常但又不平凡的一天。

7:00

早上 7 点,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朦胧的睡意中,李涛院长却早已准备就绪,乘车赶往马鞍山。

8:20

一抵达德驭医疗马鞍山总医院,甚至没赶得上喝口热水,李院长就前去看望了将要接受手术的患者——已年近九旬的蒋爷爷(化姓)。

虽然昨天助手已经细致地和患者及家属交待了术前注意事项、术后康复要领,讲解了手术原理和大致过程。但是李院长在手术前再次看望患者,让患者及家属忐忑的心情放松了不少,或许这种时候,医生的自信和关怀才是对病人最大的安慰。

9:10

换好手术鞋、系好口罩、戴上帽子、洗手消毒……每一步都那么地轻车熟路。即将要做的是一台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这样的高龄患者手术,必须慎之又慎。

10:10

第一台手术结束,顺利完成,助手开始做收尾、缝皮等工作。看到监护仪上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均非常平稳,李院长和麻醉师短暂交流,向现场的手术团队道声辛苦后从手术室中走出,背上的手术衣早已被汗水打湿,他来不及休憩片刻,就又上了车赶回南京。

11:30

到达南京江北医院,李院长没有吃饭,喝了两杯绿茶后就赶着准备下一场「硬仗」。

「接下来这场手术难度很高,七个椎体固定、四个间隙截骨融合可以说是是我院骨科有史以来最大的手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李院长和年轻医生交代道。

生命线上的「奔波者」——记南京江北医院李涛副院长的一天
图为李院长对团队里的年轻医生言传身教

12:00

手术准时开始,无影灯光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生命线上的「奔波者」——记南京江北医院李涛副院长的一天
图为正在手术中的李院长及助手

由于这名七旬患者是严重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从 12 点半左右开始,这场手术一做就是 8 个多小时,期间没怎么喝过水,更别提吃饭了。

因为当患者签下字的那一刻起,医生在这个战场上背负的就是生命的信托,只有拼尽全力一往无前。

术中,李院长动作娴熟,和麻醉科团队配合默契,全程无体外输血,只用了患者自体血回输。

20:30

生命线上的「奔波者」——记南京江北医院李涛副院长的一天

时间就像沙漏,8 个多小时过去了,手术顺利结束,脱下手术服才发现,原来汗水早已将青衣浸透。骨科手术与其它手术有一些区别,术中需要持续力的牵拉等动作,因此医生都需要有充沛的体力,自然也要比其他外科医生更加辛苦。

此时窗外早已漆黑,忙碌了一天的李院长,终于有时间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除了手术外,还有骨科中心的工作需要他电话办公处理。

21:50

为了保证手术过程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李院长已经一整天「粒米未沾」了,休息间隙喝杯茶,就算是短暂「充电」了。

再次回到手术室,这里还有一台手术等待着他,要为一名年近六旬的患者做腰五骶一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神经探查、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相较今天第二台难度大的手术,这台手术算是骨科的「经典手术」,难度系数要小一些。

手术室内,李院长的助手们已做好了术前准备,这一场「战役」,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23:00

最后一台手术,完美收工,患者被平安地推出手术室。经历过一天紧张战斗的李院长,此刻才算彻底放松了下来。

李院长告诉我们:「和麻醉团队以及助手们默契的配合,让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也是我们综合实力的展现。」

结语

超过 16 小时的工作时间,超出普通人的工作量,这就是优秀骨科医生的一天。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患者润物无声的呵护,始终敬业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医术。 医生,就是这样一个负重前行的职业。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