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起点,新气象!学生科学用眼,「视」关重大,千万要重「视」。开学第一课,从爱眼护眼小知识开始。
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通俗来说,我们可以把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眼睛的屈光系统就是「镜头」,相当于调焦系统,眼底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底片。近视的时候,底片就不能清晰地呈现相机拍摄的远景,相当于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研究表明,户外自然光(尤其是全光谱阳光)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过度增长,从而延缓近视发展。无需剧烈运动,散步、玩耍等均可,但需注意防晒(戴帽子、墨镜)和避免强光直射。
阴天户外的光照强度仍优于室内,建议尽量保证户外时间。
近距离用眼(阅读、写字、电子产品)每 20 分钟,抬头看 20 英尺(约 6 米)外物体 20 秒。
「一拳一尺一寸」:胸口离桌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33 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3 厘米)。避免躺着、趴着或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
儿童每天非学习目的的屏幕时间不超过 1 小时,单次不超过 15 分钟。 屏幕亮度与环境光匹配,开启护眼模式,优先选择大屏幕设备。
学习区域光线均匀明亮,避免过暗或过亮。夜间使用台灯时,需同时开启房间顶灯,减少明暗对比。
书桌避免阳光直射或镜面反射,使用防眩光灯具。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A(胡萝卜、菠菜)、维生素 D(鱼类、蛋黄)、叶黄素(玉米、西兰花)、Omega-3(深海鱼)的食物, 控制糖分摄入,高糖饮食可能影响眼球巩膜健康。
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 ≥ 10 小时,初中生 ≥ 9 小时,高中生 ≥ 8 小时。
3 岁起定期检查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动态监测视力变化。发现视力下降或眼轴增长过快(年增长 ≥ 0.2 mm),及时干预。
散瞳验光可鉴别假性近视(睫状肌痉挛),避免误戴眼镜。
角膜塑形镜(OK 镜):夜间佩戴,暂时性重塑角膜形态,白天无需戴镜,可延缓眼轴增长(适合 8 岁以上、近视进展快者)。
框架眼镜/隐形眼镜:通过特殊光学设计(如多焦点、周边离焦)控制近视发展。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0.01%-0.05%):可减缓近视进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意:长期使用需监测副作用(如畏光、调节力下降)。
1、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避免过早接触早教电子设备(如 2 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屏幕)。
3、学习时避免头部过度前倾,防止压迫眼球。
注意事项近视不可逆,防控核心是延缓进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600 度)及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若已近视,需科学配镜矫正,避免因模糊成像加剧眼疲劳和度数增长。
及时就医:发现视力下降、眯眼、歪头视物等症状,应尽早到专业眼科机构检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