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这一看似遥远却可能随时发生的意外,短短几分钟,就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当前正值雨季和汛期,河流、水库、沟渠、池塘等水域的水量增大,暑期将至,随着气温上升,野外游泳、嬉水等活动成为许多孩子避暑的首选。然而,这也使得因缺乏足够监管和安全意识而导致的溺亡事故进入高发期,成为未成年人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
溺水是指人体淹没于水中,呼吸道和肺部被水堵塞,导致窒息和缺氧的状态。溺水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因此及时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无论是游泳者、水上运动爱好者、还是在水边游玩,都应该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溺水时,首先要大声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120,告知详细位置和溺水者的情况。
2、确保自身安全:在救助溺水者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救助能力,可以向溺水者扔绳子、棍子等将溺水者拽上岸。
3、检查意识和呼吸:将溺水者放平,迅速检查其意识和呼吸状态,如果溺水者有意识且呼吸正常,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观察并保暖;如果溺水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微弱,迅速清除口鼻腔中的污物、污水、分泌物等,头偏向一侧。
4、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溺水的时间较长,并出现了呼吸心跳停止,这时,马上将其放平,清除口鼻腔污水、污物,并进行心肺复苏。
A—开放气道(Airway):首先,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抠出口腔泥沙、异物,然后将头复位,使用仰额抬颌法,将手掌放在患者得额头上,然后轻轻将头部向后倾斜,并用另一只手轻轻向前托起下巴,打开气道,保证呼吸道通畅。
B—人工呼吸(Breathing):按压 30 次,吹气 2 次,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另一只手抬起患者下巴,用嘴巴包住患者口唇往里吹气,持续 1 秒钟并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
C—人工循环(Circulation):找到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将一只手掌放在上面,另一只手叠加,手指交叉扣紧,保持肘关节伸直,按压者身体与地面水平成一垂直线,按压深度成人为 5-6 cm,儿童按压深度为胸廓的 1/3,约 4-5 cm。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直至抢救成功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错误方式一:倒背溺水者跑步使其将水倒出
倒背溺水者急救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效的。如果溺水者未清理呼吸道,而采取倒背控水,这样只会导致溺水者缺氧加重、缺氧时间延长,耽误溺水者的抢救时机。
溺水最严重的后果是低氧血症,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只有 4-6 分钟。
错误方式二:溺水者在急救之后苏醒过来,意味着「万事大吉」了?
溺水后可能出现感染、急性肺水肿、电解质紊乱以及体温过低等现象,所以,建议溺水者苏醒后到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不管是否会游泳,预防溺水最重要的手段是——不去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或嬉水。
溺水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局,掌握正确溺水急救技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