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出现反酸、烧心、胸痛或长期咳嗽、反复发作的哮喘、咽炎、鼻炎等症状呢?
是否有因上述症状,影响睡眠或工作呢?说起胃食管反流病,你又知道多少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消化内科,听听专家们讲述更多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知识的防治吧。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酸性或碱性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造成局部炎性病变,可发生反酸、烧心、嗳气、胸痛、吞咽困难及呛咳等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部分患者会因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引起咽喉炎、声嘶;如反流物吸入气管和肺可反复发生肺炎,甚至出现肺间质纤维化;有些非季节性哮喘也可能与反流有关。上述情况,如伴随的反流症状不明显或被忽略,则会因治疗不当而经久不愈。在我国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约为 5%~10%。
那么,该如何辨别自己是否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呢?这个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下面由消化内科主任杜国平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杜国平主任介绍,GERD 是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障碍性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引起。有消化道疾病或家族史,如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肥胖、久坐、有喝酒、吸烟习惯、暴饮暴食、喜浓茶咖啡、油腻、辛辣食物;长期压力大导致焦虑、抑郁等因素,均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杜国平主任表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
当生活中,经常出现反流、烧心、胸痛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时,该如何检查鉴别诊断呢?别急,消化内科副主任何顺辉来一一讲解。
何顺辉主任表示,目前诊断 GERD 的方法有多种,PPI 试验、内镜检查、食管吞钡 X 线检查、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食管测压等辅助检查。PPI 试验是更为简便、有效的,可作为 GERD 的初步诊断方法;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食管测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更精准的方法,作为术前、术后评估和随访。内镜检查可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食管吞钡 X 线检查能排除食管癌等其他食管疾病;食管测压可了解食管动力状态,
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大力开展 24 小时食管动态阻抗 PH 监测。该方法可提供反流的客观证据(酸、非酸反流),评估反流与症状相关性,是目前诊断 GERD 的「金标准」。常用的观察指标:24 小时 PH<4 的百分比时间、PH<4 的次数、持续 5 分钟以上的反流次数以及最长反流时间等指标。
得了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治疗方式呢?别急,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文智为大家讲解一下。
陈文智表示,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其治疗方法也有多样,其目的是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杜国平主任介绍,射频消融术在我科开展多年,经过不断完善和成熟,疗效确切。射频治疗通过将热能作用于 LES 及贲门局部的神经肌肉组织,导致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从而形成组织纤维化。增加 LES 压力及厚度,并减少一过性 LES 松弛发生的频率。同时,射频治疗可降低胃食管交界处顺应性从而达到减轻反流症状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效果。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较,射频消融术为微创手术,安全、操作简单、不易出错、操作时间短、出血少不易穿孔、几乎无并发症,极少引起消化道狭窄。
消化内科护士长胡趣儿提醒,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少吃引起胃酸分泌过多的食物,如过甜过酸的食物,如蛋糕、巧克力、酸菜等;少吃延缓胃排空的食物,如糯米、年糕、乳制品等;少吃煎炸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少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增加胃黏膜的刺激。
另外,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需戒烟戒酒,要控制体重,腹部脂肪过多可引起腹压增高,减肥可以降低腹压,减少反流机会;避免穿过于紧身的衣服;避免饭后剧烈运动;避免睡前 2 小时进食;进餐后不宜立即平躺;如夜间反流明显,睡眠时可抬高床头 15~20 cm,以改善平卧位食管的排空功能。
最后,要保持一个愉悦、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因为消化器官是一个情绪器官,和情绪息息相关,可做深呼吸、听音乐、看小说等活动,放松心情和转移注意力,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