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
患者中年女性 51 岁,2025 年 1 月 2 日来我中心检查,患者自述,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全身乏力。
检查所见
磁共振图像
肝右叶后上段边缘见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部分边界模糊不清,见晕征,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不均匀高信号,弥散受限,DWI 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斑片状液化区,增强后病灶渐进性不均匀类环状强化,中心液化区无强化。
1、概述:
●肝脓肿是肝脏受到微生物感染后引起的肝脏实质化脓性病变。
●按病原学可分为细菌性、阿米巴性、结核性和真菌性,细菌性最常见。
●多好发于肝右叶,可单发或多发。
感染途径
●胆道源性:上行性胆管炎(最常见)。
●血管源性:肝动脉、门静脉。
●直接种植:肝外损伤或侵入性操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穿刺)。
2、临床症状:
细菌性肝脓肿在临床上最常见,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及有糖尿病或脂肪肝的中青年人。
●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为高热、寒战、肝区疼痛、压痛等,并伴有大量出汗、恶心、呕吐等强烈反应,严重时或并发梗阻者可出现黄疸,对患者生命威胁极大。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3、病理表现
●脓肿炎症期:肝组织局部肝细胞变性,炎症细胞侵润,充血及炎性渗出。
●脓肿形成初期:局部肝细胞开始坏死,部分肝组织溶解出现液化坏死形成小脓肿,之间由肝脏网状结构形成多条分隔。
●脓肿形成期:小脓肿融合形成大的脓肿,分隔及内部炎性水肿组织彻底坏死。
4、磁共振表现
脓腔:在 T1 加权图像(T1WI)上,脓腔通常呈现为低信号。在 T2 加权图像(T2WI)上,脓液通常呈现为高信号,信号强度可能不均匀,取决于脓液中的蛋白含量。如脓腔内产生气体,在 T1 加权图像(T1WI)上,呈低信号,在 T2 加权图像(T2WI)上,也是低信号。
脓肿壁:在 T1 加权图像(T1WI)上,脓肿壁的信号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组织。
在 T2 加权图像(T2WI)上,脓肿壁的信号低于脓腔高于正常肝组织,其为纤维组织增生,脓肿壁可成单环、双环及三环样表现。
水肿带:在 T1 加权图像(T1WI)上,水肿带通常呈现为低信号。在 T2 加权图像(T2WI)上,水肿带通常呈现为高信号。弥散受限,DWI 呈现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
5、增强表现
根据病灶坏死程度不同,磁共振表现不同,坏死早期脓肿壁呈不光滑类环状强化,其内分隔强化,也可以多环状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
脓肿后期,脓肿壁呈光滑环状强化,也可以多环状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
6、鉴别诊断
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肝囊肿,肝包虫囊肿,肝囊性转移瘤等病变,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鉴别各类疾病。
7、治疗
非手术治疗: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手术治疗: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肝部分切除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