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1-12
原创

白白胖胖的宝贝真可爱,但也可能因「缺铁」患这种病

「医生,我的宝宝喂养得不错呀,怎么就缺铁性贫血了呢?」

据相关文献报道,近年来我国 1 岁以下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高达 22%-31%。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发育影响较大,千万不能忽视孩子身体发出的「缺铁」信号。

家长朋友们,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宝宝体内贮存的铁消耗殆尽,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哪些儿童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 先天铁储存不足:早产、低体重、双胎/多胎、母孕期贫血等。
  • 铁摄入不足:辅食添加过晚、长期素食、挑食、膳食不均衡等。
  • 铁需求增大: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快,铁需求大,饮食补铁不足时,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 铁丢失过多:痔疮、反复鼻出血、消化道疾病等引起急慢性失血者。
  • 铁吸收障碍:慢性腹泻、长期饮浓茶或咖啡、慢性胃炎等均会影响铁的吸收。

可能会有哪些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可能会出现皮肤、口唇黏膜和眼结膜苍白的症状。当患儿身体中的铁减少,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因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当血红蛋白减少时,皮肤黏膜会由于缺氧而让患儿显得苍白。

患儿还可能存在指甲薄脆、食欲下降,不爱吃饭喝奶、情绪易烦躁、对周围事物兴趣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变差等情况。

定期规律筛查很重要!

建议定期规律筛查

  • 3、6、9、12 月龄婴儿以及 1-3 岁儿童每半年 1 次。
  • 3 岁以上的儿童每年 1 次行血常规检查。
  • 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或多胎、母亲孕期贫血的新生儿酌情增加筛查次数。
  • 医生会对贫血患儿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干预。

如何有效可能会有哪些症状?

饮食建议

6 月龄前: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儿童选择铁强化婴儿配方奶喂养。

6 月龄后:及时添加辅食,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逐渐加入多种动物类食物及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

1 岁内:不选择蛋白粉、豆奶粉。

1-5 岁:儿童每天饮用的牛奶量应不超过 600 ml,并进食至少 2-3 种富铁的食物。

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帮助孩子适当进食富含铁及促进铁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猪血、菠菜等。

补充铁剂

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从 2-4 周龄开始补铁 [2-4 mg/(kg·d),最多 15 mg/d]。足月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儿从 4 月龄开始服用铁剂 [1 mg/(kg·d),最多 15 mg/d],直至婴幼儿饮食中含有足够的铁。

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人工喂养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无需额外补铁。

补充铁剂注意事项有哪些?

规范用药,定期随访。在口服铁剂时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服用后漱口,防止牙齿变黑。

观察孩子大便性状。服药后粪便可能变稀、变黑。

观察孩子食欲。服药初期食欲可能受影响,一般 2 周后好转。

建议在两餐之间服药以增加元素铁吸收率。

建议 6 月龄以上婴儿铁剂与果汁一起服用。

治疗原发病

如有长期腹泻、胃肠道疾病、痔疮等易诱发贫血的疾病,要及时就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