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4-12
原创

南昌大学二附院世界帕金森日义诊关爱活动

4 月 11 日是第 28 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该病患者已超过 500 万人,国内患者占到一半以上,而且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帕金森病患者数量也在与日俱增。

为关爱帕金森患者的健康情况,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帕金森病专科高级培育中心今日在红角洲院区成功举办帕金森病义诊关爱活动。在活动现场,黄卫主任医师、卢明巍主任医师、李正宇副主任医师、赵嘉豪主治医师、陈琳博士、黄娟博士等神经内、外科团队向广大病友开展义诊、为老年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帕金森病的相关评估,徐婷护士长、李明婷护士等指导帕金森患者进行了步态康复训练,为前来问诊的群众量血压、测血糖,发放健康宣传资料。

南昌大学二附院世界帕金森日义诊关爱活动

在义诊现场,有一位 77 岁的患者在家属陪同下前来咨询。他的女儿艾女士表示,父亲出现手足抖动等帕金森典型症状已有六七年,甚至有时候拿刀时也会控制不住抖动,会伤害到自己。即便如此,艾女士的父亲却认为一旦吃了药就是终身服用,不愿来医院就诊,帕金森症状也在不断发展。医生为其做出诊断,并表示帕金森一经发现,必须先从药物、运动、心理方面干预关注患者。帕金森病是慢性发展的疾病,如果早期不进行干预控制,则会导致病情不稳定,发展速度变快。

南昌大学二附院世界帕金森日义诊关爱活动
南昌大学二附院世界帕金森日义诊关爱活动

义诊结束后,神经内科帕金森医护团队前往关爱空间为病友普及帕金森健康教育知识。黄卫主任医师就帕金森病常见的睡眠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浅出地讲解,赵嘉豪主治医师就病友关心的药物注意事项作出了一些提醒。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专家的讲解,并就帕金森疾病的相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黄卫主任表示,帕金森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在研究中,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老龄化、遗传和神经递质等都存在一定关系。不仅仅老年人会患帕金森病,有部分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患者也可能患有帕金森病。40 岁以下的人群如果出现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姿势平衡障碍等情况,则需要早日去医院检查是否有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因素,一旦发现患有帕金森病,一定要早干预、早治疗,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南昌大学二附院世界帕金森日义诊关爱活动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