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有时候好奇心过于旺盛还可能「害死猫」。
人身上有一个部位——「菊部」,明明平时大家都羞于启齿,但是就有人总忍不住对它有着无尽的好奇与兴趣,以至于总想挑战它的耐受程度,什么五花八门的东西都往里塞。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无意或有意地将外来物品吞入食道或胃内,常见异物包括义齿、鸡骨头、鱼刺、枣核、硬币、电池等。有人误吞异物后,尤其是孩子,家长往往十分紧张,不知所措;有人则用喝醋、强咽食物等「土方法」进行解决;也有人不当回事,继续大快朵颐。
近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位患有抑郁症的 34 岁女性自行吞服两枚钢针,出现腹痛紧急送来我院,胃肠外科崔俊飞副主任医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胃镜下使用异物钳成功将异物取出,后患者顺利出院。
无独有偶,一位 12 岁男孩因肛门不慎插入约 15 cm 成人牙刷后出现剧烈疼痛,无法自行取出而前来就诊。入院后,肛肠外科张馨允主治医生首先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肛门指诊,初步判断异物位置,借助专业器械成功取出异物,并对直肠的损伤进行处理。
吞服异物:消化道的灾难之旅
吞服异物的现象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
儿童常常因为好奇心旺盛,在玩耍过程中误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并咽下,如珠子、小零件、硬币等。
而成年人中,一部分可能是由于精神状态异常,如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而产生吞服异物的冲动行为;如果异物较大或形状尖锐,就可能卡在食管狭窄处,造成食管黏膜的损伤、出血,甚至穿孔。
一些特殊的异物,如电池,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能发生泄漏,释放出有害物质,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甚至导致胃穿孔。
当异物进入肠道后,由于肠道管径相对较窄且弯曲,容易发生梗阻,长时间的梗阻还可能引起肠道缺血坏死、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这是极其严重的外科急腹症,死亡率较高。
肛门插入异物:隐秘部位的高危行为
肛门插入异物这种行为虽然相对较为隐秘,但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其原因可能涉及性心理异常、好奇尝试、自我伤害等心理因素。
肛门和直肠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对异物的耐受性较差。直肠异物千奇百怪,化妆品瓶,啤酒瓶,胡萝卜,茶杯等,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取出难度也大大增加!
异物的插入很容易导致直肠黏膜的损伤,引起出血、疼痛等症状。
如果异物较大或插入过深,可能会造成直肠穿孔,直肠穿孔后,肠道内的粪便等内容物会流入盆腔,引发严重的盆腔感染,坏死的肠管要进行部分切除,根据情况给予预防性造瘘。
胃肠外科杨志忠主任提醒:预防是关键!
这些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病例,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无论是吞服异物还是肛门插入异物,都可能给身体带来难以想象的伤害。
对于儿童,家长要承担起主要的监管责任。将家中的小物件妥善收纳,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容易引起儿童兴趣的小玩具、硬币、珠子等。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安全意识。
对于成年人来说,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因好奇或错误的认知而尝试危险行为。一旦发生异物进入体内的情况,务必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