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27
原创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独创「四大法宝」除隐匿凶险的「胆道杀手」,多学科团队护航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绝境逢生

收录于专题: 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肝门部胆管癌被称为「胆道杀手」

因其与肝门部血管的紧密关系

一直以来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

在胆胰外科

身患肝门部胆管癌、复杂胆道感染、贫血及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

多种危重疾病的汤先生(化名)与身患肝门部胆管癌并有急性心肌梗死、心衰、消化道出血等多种严重疾患的伍先生(化名)

经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多学科团队长达数月的精心治疗和精准手术

汤先生与伍先生正逐步战胜病魔

多学科攻坚

步步为营抗击凶险癌症

2024 年下半年,汤先生因持续黄疸、高热、伴皮肤瘙痒,被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复杂胆道感染」。更棘手的是,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全身皮肤大面积剥脱,并伴有重度贫血,生命危在旦夕。保守治疗无法控制胆道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持续恶化,皮肤病变也让他痛苦不堪。

2024 年 11 月 27 日,汤先生转入我院胆胰外科。医院立即启动疑难病例多学科诊疗(MDT)机制,组织胆胰外科、皮肤科、血液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临床药学部和治疗感染的专家进行联合会诊。  结合汤先生的复杂病情,团队决定先控制感染、稳定皮肤病变,并纠正贫血,为手术创造条件。

治疗分两大阶段进行,「步步为营」式地助汤先生对抗凶险癌症。在第一阶段,临床药学部和治疗感染的专家通过精准调整抗生素用量,控制汤先生的胆道感染进展;皮肤科采用特殊敷料和免疫调节治疗,缓解汤先生出现的剥脱性皮炎;血液科为汤先生开展输血及促红细胞生成治疗,改善他重度贫血的情况。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独创「四大法宝」除隐匿凶险的「胆道杀手」,多学科团队护航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绝境逢生
患者第一阶段治疗前后皮肤状态对比

待患者全身状态稳定后,汤先生治疗进入第二阶段:胆胰外科团队为他实施高难度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手术历时 6 小时,成功切除肿瘤并重建胆道。术后在重症监护团队精心管理下,汤先生恢复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伍先生病情极为复杂,不仅患有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动脉受累,还在发病后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反复胆道感染、谵妄等多种危重情况,治疗过程可谓险象环生。

面对这一高危病例,胆胰外科刘超教授团队没有轻言放弃,在心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MDT)的精心协作下,首先稳住了病情,然后他们创新性地采用「术前肝动脉栓塞诱导侧支循环建立」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经过长达六个月治疗(包括 4 次新辅助化疗),团队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根治性手术。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这两个案例手术的成功,再次彰显了医院在高难度手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体现了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优势,也为类似复杂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治疗难度大

逸仙团队原创「四大法宝」

刘超教授介绍,肝门部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肝门部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它发生在肝总管与左右肝管交汇处(肝门部),易阻塞胆汁流通,导致黄疸、肝功能损伤,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

汤先生(化名)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我院胆胰外科先进的治疗技术。刘超教授带领团队建立的 「序贯联合术前胆道引流、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及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的大范围肝切除技术」,其涵盖的四大要点堪称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 「四大法宝」

1、术前胆道引流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为后续治疗筑牢根基;

2、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刺激保留肝脏增生,降低术后肝衰竭风险;

3、血管切除重建,精准清除肿瘤;

4、大范围肝切除,提高根治性治疗效果。

作为广州市胆道肿瘤精准诊治重点实验室,团队不断深入探究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转移机制,针对因肝动脉侵犯无法重建导致肿瘤不可切除的难题,团队创新提出「对受累动脉术前实行肝动脉栓塞,诱导肝脏侧支循环建立」:待侧枝动脉满足保留肝脏动脉供血后,再行外科切除受累肝动脉,成功将「不可切除」转变为「可切除」,显著提高晚期肿瘤手术切除率,同时降低术后肝衰竭发生风险。

这些技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早诊早治是关键

专家介绍科学防癌「贴士」

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倡导科学预防和早诊早治,是降低其危害的关键。

科学预防肝门部胆管癌有四大关键措施:预防感染:避免生食污染鱼虾,彻底煮熟食物,防止肝吸虫感染。控制胆道疾病:及时治疗胆结石、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异常患者需定期随访。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腌制食品摄入,多吃新鲜蔬果,限制酒精。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肝胆超声和肝功能检查。

同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关键,刘超教授介绍了「护肝养胆四原则」,即: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2、适度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3、控制体重:保持 BMI 在合理范围,预防脂肪肝。

4、调节情绪: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专家提醒,若出现皮肤、眼白发黄(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顽固性皮肤瘙痒,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右上腹隐痛或肿块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肝门部胆管癌虽凶险,但通过科学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和先进医疗技术,其危害可被有效控制。专家呼吁,广大群众共同践行"防大于治"理念,守护肝胆健康、拥抱美好生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