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3-27
原创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来源:健嘉医疗

近日,北京健嘉康复医院通过跨国救援通道收治了一名 90 后患者,患者因心脏骤停十多分钟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而陷入昏迷。入院后,北京健嘉康复医院神经内科完善了相关的体格检查后,随即提请多科室召开「整体整合多学科联合诊疗」研讨会,共同分析研究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此类病例在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已不是首次,心脏骤停不仅是对患者和家庭的不幸打击,也给年轻人敲响了健康的警钟——心脏骤停,正悄然逼近年轻人。

心脏骤停,是指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发的心跳骤停、脉搏消失、晕厥、意识丧失、呼吸异常或停止。心脏骤停发病人数多,致死、致残率高,存活出院率低,神经功能预后差,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数据来源: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编写组, 徐峰, 陈玉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 (2022 年版) 概要。其中 130 万人数据为根据 2020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及 2020 年院外心脏骤停发病率推算得出。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数据来源: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编写组, 徐峰, 陈玉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 (2022 年版) 概要。

在年龄方面,虽然相关数据显示,心脏骤停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这与年轻人熬夜、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压力大、精神紧张、久坐缺乏运动或突然超负荷运动等因素相关。「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扛得住』,但心脏骤停从不打招呼。」北京健嘉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一病区主任张义军坦言。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张义军主任表示,心脏骤停后,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中止,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中断,如果心脏停止泵血的时间超过 4~6 分钟,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缺氧性脑病、昏迷等脑损伤、心率失常等心肌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全身性损伤。

此外,对于因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昏迷,促醒的时间窗非常紧迫,通常为发病后 6 个月内。而且,绝大多数患者苏醒后可能存在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需经过科学、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才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相关数据显示,院外心脏骤停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仅为 0.8%。「昏迷的促醒与康复是和时间的博弈,早期干预是关键,每个患者都有独特的病情特点,需要康复医学早期介入和多学科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我们倡导康复医学整体整合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初衷之一。」张义军主任强调。

针对昏迷等意识障碍患者,康复医学整体整合多学科诊疗模式可以整合多学科资源和专业技能,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针对性、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多学科团队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结合神经调控技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能够从不同层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帮助提高昏迷患者的苏醒概率。此外,该模式倡导康复医学的早期干预和全程管理,在患者昏迷早期即进行康复介入,并在患者苏醒后持续进行康复管理,帮助促进患者认知、运动等功能的恢复,协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早期筛查:25 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体检,每年做一次心电图和心脏彩超。

识别「预警信号」,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1)持续 1 周以上的莫名疲劳(即使睡眠充足)

2)半夜突然惊醒伴窒息感

3)爬楼梯时胸闷、左肩放射性疼痛

4)眼前短暂发黑或晕厥(哪怕仅数秒)

5)短暂的心绞痛、吞咽困难

日常护心行动:

1)设立「熬夜红线」:不熬夜,保证每天 7 小时睡眠,23 点后强制进入「无屏幕时间」

2)践行「336 运动法则」:每周 3 次、每次 30 分钟、心率达最大值的 60%

3)学习压力管理技巧,避免情绪「过山车」

健嘉科普 | 直面心脏骤停年轻化危机

在此,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帮助自己远离此类「猝不及防」。同时,也希望在多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有越来越多的昏迷患者能够苏醒,回归正常生活。让我们一起行动,守护生命的每一秒心跳。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