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血管内超声(IVUS)这「第三只眼」,华润武钢总医院心血管内科「零」对比剂冠脉支架植入为肾功能不全或对比剂过敏的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情况
66 岁的陈婆婆,是华润武钢总医院心内科较为特殊的冠心病患者。她频发心绞痛症状,药物控制不佳。
原本应该积极进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她却愁眉不展,原来她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最近一次复查的肌酐已经达到 343 mmol/L,而冠脉介入使用的「对比剂」极易进一步损害本就岌岌可危的肾脏,进展到长期血液透析的阶段,用她的话来说「那将生不如死」。
术前讨论&准备
心内科吕学祥主任团队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于近日就陈婆婆的「心病」展开了术前讨论,认为可以在「血管内超声(IVUS)」这「第三只眼」的内视下几乎「零」对比剂完成介入治疗,并将这一想法告诉陈婆婆,陈婆婆喜极而泣,这将有望解决严重困扰她的病情和心病。
当日下午,吕学祥团队做好周密准备,用稀释的对比剂(约 5 ml)完成了三个体位的造影检查:前降支近端重度狭窄,回旋支、右冠部分节段中度狭窄,右冠原支架通畅。
术中处置
「需要处理一个地方,情况比预想的更好,唯一比较麻烦的是病变处发出一只分支血管,不能影响到分支」,吕主任边分析边迅速指引导管到位,娴熟地操控导丝,根据冠脉走形及手感顺利将两根导丝送到主支和分支血管,送入 IVUS 检查血管内组织结构,根据斑块性质、钙化情况、血管直径迅速制定下一步方案。
「3.0*15 mm 预扩球囊」根据 IVUS 定位及分支导丝参考,精准覆盖病变,「10 个压力预扩张」、「3.5*13 mm 药物支架」、「12 压力释放」、「IVUS 检查」,一个又一个指令发出,助手配合紧密。
IVUS 再次检查时发现支架贴壁欠佳,但分支开口未受影响,吕主任有条不紊再次发出指令「3.5*12 mm 后扩球囊」、「14 压力扩张支架,多贴一下」、「再次 IVUS 检查」、「支架贴壁良好,膨胀良好,支架端口落点无明显斑块、无夹层撕裂」,一个个良好指标通过「第三只眼」从吕主任口中解读出来。
为排查导丝损伤远端血管可能,吕主任决定用 2-3 ml 对比剂最后做一次造影复查,造影结果非常「NICE」。
近乎「零」对比剂冠脉介入治疗,难度大,要求术者和团队具备对冠脉解剖和血管内超声图像的深刻理解,以及精准的介入操作和丰富的分叉病变处理经验。借助血管内超声(IVUS)这「第三只眼」,「零」对比剂冠脉支架植入将为肾功能不全或对比剂过敏的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