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 39 岁男性患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脑出血,一度意识不清。上海天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永波教授及其团队精心治疗疾病的同时,探究病因,抽丝剥茧,终于揪出「不定时炸弹」——烟雾病,患者因此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探寻脑梗反复发作的病因
这位患者刘先生是一名游泳教练,两个月,他突发左侧肢体乏力及麻木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刘先生肢体无力加重,逐渐发展为不能持物,不能行走,并出现言语含糊现象。行头颅 CT 检查,提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治疗后,有所好转,但病情反反复复,8 月下旬,刘先生来到上海天佑医院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神经内科赵永波教授在详细了解病史后将其收治入院,为他完善相关检查,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固斑,改善脑循环高压氧,康复治疗等,刘先生逐渐恢复意识并可以下床活动。 虽然刘先生的病情稳定了下来,但是赵永波教授心存疑惑。
脑梗死的原因很多,然而患者正值盛年,平素没有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病史,作息也比较规律。怎么会突发大面积脑梗死?只有找到原发病因,才能做好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DSA 造影揪出「元凶」
根据临床查体及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可疑变细,疑似患上了「烟雾病」。 为明确病灶,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赵永波教授为刘先生进行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时发现,他的右侧大脑可见烟雾状异常血管网生成,符合烟雾病的典型影像学特征,确诊烟雾病。
赵永波教授及其团队经过讨论和评估后认为,刘先生烟雾病诊断明确,具有手术指征。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医护团队综合考量他的身体素质,排除手术禁忌,进一步完善了治疗方案。近期,患者将在天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再配合一系列对症支持治疗。
回顾刘先生的诊疗过程,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积极「抓捕」潜伏在脑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烟雾病。烟雾病易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威胁生命健康,因此,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拨开脑中的「迷雾」——烟雾病
赵永波教授介绍,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脑血管疾病,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因此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由于这种颅底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烟雾」,故称为「烟雾病」。烟雾病不只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10 岁左右的儿童和 40 岁左右的成年人也是高发人群。
烟雾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早期仅仅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极易被忽略。随着疾病的进展,脑组织缺血的程度逐渐会加重,根据缺血部位和缺血程度不同,患者可出现偏瘫、言语不清或失语,也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临床表现。烟雾病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引发脑梗塞和脑出血,甚至这两者可同时发生,且易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当儿童或成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癫痫、肢体无力、麻木、失语、癫痫、一过性朦黑等症状时,就要考虑是否为烟雾病,需尽快到具备专业诊疗能力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延误治疗。同时有研究表明:烟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所以家族中有烟雾病患病史的群体更加需要提高警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