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29 岁的小张因一氧化碳中毒在家中昏迷,被家人发现后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抢救。由于病情危重,当地医院立即为其进行气管插管并启用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然而,受限于后续治疗条件,家属决定转院至上海寻求更专业的救治。经过多方辗转,小张最终被送到上海天佑医院。
入院后,针对小张的情况,天佑医院高压氧脑复苏的刘青乐主任和徐大飞主任医师迅速组织会诊,制定了第一阶段的治疗方案。经过两个月的高压氧治疗,小张虽然仍未醒来,但已脱离呼吸机,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
刘主任指出,在医学领域,昏迷超过 3 个月的患者被归类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其苏醒几率随昏迷时间延长呈指数级下降。长期昏迷除了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压疮、肌肉萎缩、血栓形成等,还会使神经功能明显减退,不仅侵蚀着患者的生命力,对医疗团队专业能力也是重大考验。
鉴于小张的昏迷时间已远超常规治疗窗口期,必须采取更加准确的联合治疗方案。首先继续使用高压氧治疗,提升血氧分压,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为促醒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针对小张肺部感染、肌张力增高等并发症,采取多管齐下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营养神经药物支持、抗癫痫药物控制以及准确的抗感染治疗,全方位保障治疗效果。
"每个迟发性脑病的患者都不太一样,治疗决不可千篇一律,"刘主任坦言,"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个体化的调整,既要考虑如何刺激脑功能恢复,又要最大程度地避免继发损伤。"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个体差异较大,小张昏迷的时间又长,在治疗期间,医护团队天天都密切监测小张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同时,小张的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异地就医、长期陪护、医疗费用等因素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罗女士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在针对性治疗和家属的坚持下,奇迹终于出现。在经历了 140 天的昏迷后,小张于 2025 年 3 月底苏醒,并能够辨认家人和回答简单问题。
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如此长时间的昏迷患者苏醒率不足 5%,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目前,小张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在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后,其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正在持续改善。医疗团队已为其制定了详尽的后续康复计划,希望能帮助他最大程度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注: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姓名已做化名处理)
刘主任的 TIPS
对于一氧化碳中毒、有害气体中毒、缺血缺氧性脑病及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高压氧综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方案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临床数据显示,中毒后 4 小时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苏醒率达 90%,而超过 24 小时则骤降至 30% 以下。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要尽快就医,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期;高压氧综合治疗时间要足够,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