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7-15
原创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建「隧道 」,通过直视切除肿物!

64 岁的云霄阿姨,4 个月前在外院例行胃镜的常规检查,检查报告提示 食管粘膜隆起

由于该肿物较小,医生初步怀疑为良性瘤的概率较高,且无造成任何不适,所以并没有过多的引起阿姨的关注。

4 个月后,阿姨进行复查时发现该肿物已突向腔外,且有越长越大的趋势,于是来到了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找到了苏军凯主任寻求帮助。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建「隧道 」,通过直视切除肿物!
苏军凯 正兴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

苏主任在了解完病情后,认为当前肿物是良性瘤的概率较大,但如果持续增大,势必会产生压迫,手术摘除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然而,阿姨的肿物位于食管上,传统的食管手术常需要「开胸、开腹、开颈」是外科创伤最大的手术之一,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大,风险程度高,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手术并发症也多。

考虑到阿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问题,不适宜做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苏军凯主任在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 术)」。

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既不同于传统内镜下胃肠腔内的治疗,也不同于经自然腔道的胃肠腔外的内镜治疗,而是创造性地巧妙利用消化道黏膜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建立「隧道」进行操作。

它需要在约 3.5 毫米厚的食管壁上建立一条「隧道」,穿过 3-4 cm 的消化道管壁,钻进狭小「隧道」内找到并剥离出食管肿物,把肿物挖出来,这样既保留了消化道表面粘膜的完整性,而且,在肿物完整切除后,再把隧道口封上,避免了消化道的穿孔,减少了术后消化道漏等并发症。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建「隧道 」,通过直视切除肿物!

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由我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苏军凯及手术团队为阿姨实施了手术。

苏主任在手术过程中胆大心细,在离肿物较近的地方进行粘膜切开,建立窗口,随后内镜沿切口处进入食管黏膜下,逐步分离黏膜下层,在黏膜层及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条纵行隧道,最终在内镜直视下完整剥离大小约 20×20 mm 的瘤体并取出至体外,最后完美缝合隧道入口,手术结束。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建「隧道 」,通过直视切除肿物!

术后,阿姨无特殊不适,当天便开始进食,现已康复出院,最终肿物的病理结果证实为良性「神经鞘瘤」。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建「隧道 」,通过直视切除肿物!
漳州正兴医院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建「隧道 」,通过直视切除肿物!
▲病例显示报告

当前,我国食管肿瘤、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我院消化内科在苏军凯主任的带领下,始终秉持「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积极投入消化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事业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消化系统内科疾病诊疗服务。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