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3-09
原创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关注老年性耳聋!

2021 年 3 月 3 日是我国第 22 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九个「世界听力日 World Hearing Day」,据 WHO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近日公布,今年的主题为:  Hearing Ca

2021 年 3 月 3 日是我国第 22 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九个「世界听力日 World Hearing Day」,据 WHO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近日公布,今年的主题为:  Hearing Care for ALL! Screen, Rehabilitate,Communicate(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

01 关于听力损失的重要事实

当地时间 2021/3/2,WHO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 1/5 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 15 亿人,其中 4.3 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及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到 2050 年,预计 1/4 的人有听力问题,近 25 亿人将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 7 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全球 11 亿年轻人(年龄在 12 至 35 岁之间)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

儿童听力损失 60% 源于可预防的原因。在我国,听力言语残疾居五类残疾之首,我国现有听力言语残疾人 2780 万,0-7 岁的听力障碍儿童约 74 万,且以每年约 2-3 万新发生的听障儿递增。

中国老年性听力残疾率占听力残疾人数的 30%-50%。推算目前至少 4400 万老年性聋患者,其中 65 岁以上人群,患者占 25%-40%;75 岁以上人群,患者占 40%-66%;85 岁以上人群,患者超过 80%。

这一连串的惊人数字,让我们无法忽视这小小的耳朵。

尤其是老年人,大多数都有「耳背」,看似最普通的现象其实是「老年性耳聋」,指随年龄增长,由于听觉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自然的听力损失。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峻,以及医疗水平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老年人的听力问题应得到更多关注。

很多老年人觉得「耳背」是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错!

老年人听力受损之后会引起一系列潜在危害:

  • 因对周围声音不敏感,活动范围欠安全,老人发生跌倒等人身意外风险增加。
  • 因听不清别人说什么而导致沟通产生障碍,进而减少和人交流,记忆力加速减退,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风险,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02 老年性耳聋的临床特点

老年朋友们很少会主动意识到自己有听力问题,但日常言行中早已暴露:

  • 答非所问: 对声音有反应,却听不清内容,交流时常答非所问,或故作沉默。
  • 侧耳倾听: 习惯将头转向讲话者一侧, 同时为了能够听清别人的讲话而身体前倾。
  • 要求重复: 经常要求别人重复刚刚说过的话, 还不时发出「啊啊」的附和声。
  • 大嗓门: 平时说话用大嗓门,就像在喊, 通常提示听力损失导致不能对自己的音量做出判断。
  • 在家听收音机和看电视时音量调得过大;
  • 小声听不见,大声嫌你吵。

如果您家的老人朋友出现以上现象,建议前往耳鼻喉科就诊,评估听力及言语能力。

03 老年性耳聋,可以治!

  • 避免接触噪音。
  • 给予老人多点陪伴和耐心,增加交流,保持正常社交。
  • 积极控制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减缓听力减退,定期检查听力。
  • 根据听力下降的程度,助听器成为老年性听力障碍的最主要干预手段:
  • 轻度听力损失一般不影响言语交流能力,是否使用助听器取决于个人工作以及生活对听力的依赖程度。
  • 中度以上听力损失,90% 的患者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可以重新拥有良好的听力,建议尽早佩戴助听器,保护残余听力。
  • 剩下 10% 助听器无效的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也可以采取人工耳蜗等听觉植入手术重新获得听力。

提问者:「戴助听器?多难为情,我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聋子』」!

专业解答: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不同形态、尺寸的助听器,甚至有隐形助听器,或利用头发稍加遮盖,社交距离下旁人很难察觉到你戴了助听器。

提问者:「不,我现在还能勉强听到,等我听力再差一点再戴助听器吧!」

专业解答:错!

老年性听力下降,预示着听觉系统早已开始退化,助听器主要是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若老人长期未受足够分贝的声音刺激,听觉中枢对语言的处理能力会越来越差,正所谓「用进废退」,等老人听力很差的时候再配助听器,尽管声音已被放大被听见,但听觉中枢却难以处理具体语句,导致无法理解传入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助听效果较早期佩戴时效果差。

故建议尽早配助听器,保持持续的听觉刺激、减缓听觉语言中枢退化。

提问者:「听说戴了助听器声音很吵,还不如听不见得个清净!」

专业解答:错!

很多人反馈佩戴效果差,杂音响,大多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助听器类型或合理的调机处理!跟戴眼镜一样,助听器也需要专业的验配。但助听器毕竟不是真耳朵,声音在被处理放大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失真,听起来可能不自然甚至令人不舒服,这是任何助听器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助听器无法帮助人们恢复到最初最正常的听力。

04 不同种类助听器的选择

市面上的助听器种类有很多,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人群。

按助听器外形和放置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盒式(模拟信号的)、耳背式(普通型、开放型)、定制式(耳甲腔式、耳内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眼镜式。

根据声波传导的途径可分为 骨导助听器、气导助听器和触觉助听器

气导助听器:

1、耳背机: 临床上应用最广泛,一个小小的耳塞塞在耳道内,机身挂在耳廓后方。

2、耳内式助听器(In-The-Ear Aids, ITE):它占据耳甲腔,可根据患者的耳甲形状进行定制,所有零件被放在定制的外壳内。此类助听器比起耳背式助听器更符合人耳感受声音的自然位置。

3、耳道式助听器(In-The-Canal Aids, ITC):比耳内式助听器略小,能放入耳道更深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好的放大声音。助听器外壳可以根据皮肤颜色定制,因而更加隐藏。

4、完全耳道式助听器(Completely-In-The-Canal Aids, CIC):是目前最小型的助听器,戴上它即使从侧面看也不易被发现,又称「隐形助听器」。它能更深地放入耳道内,其放大声音的性能更加接近于正常人耳的生理特性。但它主要适用于轻、中度听力损失患者。

骨导助听器:

骨导助听器的声信号输出方式不同于气导助听器,它的输出端不是耳机,而是振动子,它佩戴在耳朵周围,通过振动耳部周围的颅骨而传入声音。常见的有眼镜式和夹带式,适用于外耳道闭锁、狭窄等或者适合于中耳有先天畸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化脓、传导性听力损失量比较大、一般气导助听器无效的患者。

分别有:耳后骨导助听器、绑带式助听器、眼镜式助听器、牙骨传导助听器

人工听觉植入

对于中度及以上听力下降患者,若助听器效果不佳,可通过手术进行人工听觉植入。人工听觉植入是指通过手术将人工听觉装置体完全或部分埋植入患者体内,从而改善其听力的技术。随着人工听觉植入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目前的技术不仅能够解决传导性听力下降,而且还能改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人工耳蜗、骨锚式助听器(bone-anchored hearing aid,BAHA)、振动声桥、骨桥等新型人工听觉植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骨锚式助听器(bone-anchored hearing aid,BAHA):是骨导助听器的一种特殊类型,需要手术植入到体内。与骨导助听器相同,骨固定助听器的输出也是运用振动原理,在乳突部用钛螺丝钉固定传送振动至颅骨。声能经电磁转换装置直接通过植入乳突内钛螺钉传递,直接由骨导进入内耳。

2、骨桥(Bone bridge):是一种用于重建病人听力的主动式骨传导听觉植入设备,植入体通过手术埋植在头皮下,体外的听觉处理器仅一元硬币大小,通过磁体与植入体相互吸引,固定在头上。植入体将收集到的声音转换为机械振动,振动颅骨至内耳并被大脑感知到。

3、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 bridge, VSB):该装置是由听觉处理器的麦克风收集声音,再由声音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脉冲放大透过皮肤传递到植入体,植入体接收到电信号并将其进一步传递至漂浮质量传感器,漂浮质量传感器将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并直接驱动中耳结构 (如:听骨链) 并使之产生振动,该振动能量通过圆窗或卵圆窗传到内耳,使耳蜗产生听觉。

4、人工耳蜗植入 (cochlear implant, CI): 通过将人工制作的电极插入耳蜗,释放电流直接刺激听觉神经来获得听力,从而代替受损的毛细胞,让全聋患者重新感受到美妙的有声世界。主要适用于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5、听觉脑干植入 (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s,ABI):是将听觉植入装置直接植入脑干的耳蜗核,外界声音将绕过人的耳蜗和听神经传导,直接到达脑干,刺激后耳蜗核不同的感受神经元,产生听觉神经冲动,经中枢到达大脑皮层,产生有意义的听觉。部分患者由于耳蜗或听神经发育或病变,无法植入人工耳蜗或人工耳蜗效果差,需要进行听觉重建,则可以考虑听觉脑干植入技术。

老年性听力下降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进展的疾病,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美不过夕阳红,有色「无声」心事重,只有尽早筛查,及时防治,晚年生活才能真正有声有色!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