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曾听闻身边有人突然遭受一种疼痛难忍的疾病折磨?他们皮肤上会出现成簇的水疱,像一条蜿蜒的 「火龙」 盘踞,疼痛如针刺、电击般,令人苦不堪言,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带状疱疹在作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一疾病,以便更好地应对它。
带状疱疹,俗称 「缠腰龙」「蛇串疮」,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该病毒首次感染人体后,多表现为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就会被再次激活,沿着感觉神经纤维迁移至皮肤,在皮肤上引起带状疱疹特有的节段性水疱和疼痛。
前驱症状
发疹前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同时患处皮肤会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这个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
皮损表现
皮损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区、三叉神经区、腰骶神经。常常先出现红斑,很快红斑上就会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继而变为水疱。水疱一般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神经痛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一般在有神经痛的同时或稍后即发生皮疹,但亦有在神经痛 4-5 天之后才发生皮疹,因而易误诊为心绞痛、胆道或肾绞痛、阑尾炎、肋肌痛或早期青光眼等。疼痛程度轻重不等,且与皮疹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
1、抗病毒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关键,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一般建议在发疹后 24 - 72 小时内开始用药。
2、止痛治疗:急性期疼痛可以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选择单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3、外用药物治疗:以抗病毒、干燥、消炎为主。疱液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 喷昔洛韦乳膏;疱疹破溃后可酌情用 3% 硼酸溶液或 1 :5000 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外用 0. 5% 新霉素软膏或 2% 莫匹罗星软膏。
4、物理治疗: 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促进水疱干涸结痂,缓解疼痛。
(温馨提示:以上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1、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2、接种疫苗: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 50 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可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
3、避免接触传染源: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未结痂前,应尽量避免与他们密切接触,尤其是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带状疱疹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相关知识,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就能够有效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若不幸患上带状疱疹,也不要惊慌,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相信一定能够战胜它。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让大家对带状疱疹有更全面的认识,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