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3-26
原创

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 爱耳日,一起呵护听力

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 爱耳日,一起呵护听力

姜小兵

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门诊

北京明德医院

2025 年 3 月 3 日,第 26 个全国「爱耳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耳朵,作为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让我们得以聆听美妙的音乐、亲人的关怀、自然的声响。然而,在现代生活中,诸多因素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听力健康。值此爱耳日,让我们深入了解耳部健康知识,做好听力的守护者。

不良用耳习惯大盘点

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 如今,无论是通勤路上、工作学习时,还是休闲娱乐中,耳机成为了很多人的「标配」。但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在高音量下使用,对耳朵的伤害不容小觑。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近 50% 的 12 - 35 岁人群,由于长时间和过度暴露于巨大声音(如通过个人音频设备收听音乐),正面临听力损失风险。耳机发出的声音直接进入耳道,没有经过空气的过滤和缓冲,若音量过高或使用时间过长,会损伤耳蜗中脆弱的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鸣。例如,春节期间,长时间在家熬夜打游戏的小蒋突然出现了双耳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罪魁祸首就是长期的噪音刺激(包括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

频繁掏耳: 很多人觉得耳朵里有耳屎不舒服,便频繁使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清洁耳道。但频繁掏耳可能会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甚至损伤耳道皮肤,破坏耳道的自然保护屏障,增加耳部感染的风险。而且,外耳道皮肤很薄,皮下组织少,不当的掏耳行为容易引起皮肤发炎、红肿、疼痛等不适。

暴露于高噪音环境: 长期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中,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KTV、酒吧等,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当声音强度达到 80 分贝以上,且每周累计时长超过 40 小时,就会对内耳的毛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听力下降。这种损伤往往是渐进性的,早期不易察觉,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对听力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揉搓、拉扯耳朵: 有些人在紧张、焦虑时会不自觉地揉搓耳朵,还有些家长喜欢逗弄孩子,频繁拉扯孩子的耳朵。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耳朵柔软娇嫩,外耳道皮肤薄,经常揉搓或拉扯耳朵容易导致耳朵充血、肿胀、破损,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可能损伤鼓膜,影响听力.

不同年龄段,如何精准护耳


儿童:细心呵护,关注发育
儿童时期是听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家长们需格外留心。首先,要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如带孩子去商场、超市等场所时,如果环境噪音过大,可适当为孩子佩戴儿童专用的降噪耳塞。其次,要注意孩子的用耳习惯,纠正孩子频繁揉搓、拉扯耳朵的行为。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抓耳朵、哭闹不安、对声音反应不灵敏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耳部疾病的可能,比如分泌性中耳炎,这是儿童最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也是影响儿童听力最常见的原因,多因感冒所致,常发生于 6 月龄至 3 岁儿童,部分孩子可能缺乏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另外,给孩子使用耳机时,要严格控制音量和时间,选择符合儿童耳部生理结构的耳机产品。


年轻人:改变习惯,预防损伤
对于年轻人而言,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保护听力的关键。在使用耳机方面,一定要遵循「60/60 原则」,即耳机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 60%,每次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尽量减少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如果必须使用,可选择降噪耳机。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熬夜玩游戏、追剧时佩戴耳机,给耳朵充分的休息时间。此外,在参加音乐会、酒吧狂欢等活动时,佩戴专业的耳塞,保护听力免受高分贝噪音的侵害。例如,经常去酒吧的小李,坚持佩戴耳塞后,耳鸣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老年人:积极干预,延缓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听力逐渐下降,这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交流,还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焦虑抑郁等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60 岁以上人群中,超过 25% 的人受到残疾性听力损失的影响。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如果发现听力下降,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助听器或其他干预措施。同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加重听力损失。此外,家人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耐心,与老人交流时语速放慢、声音清晰,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日常护耳小妙招,赶紧收藏

保持耳部清洁: 不要频繁掏耳,一般情况下,耳垢会自行排出体外。如果耳垢过多或引起不适,可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清理。平时洗脸、洗澡时,注意避免水进入耳朵,若不慎进水,可将头偏向一侧,单脚跳跃,让水自然流出,或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但不要深入耳道内部。

合理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 A、C、E 以及锌、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核桃、瘦肉等,有助于维持耳部的正常功能。这些营养素对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的营养供应有积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听力下降。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影响耳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增加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的发生几率。

适当运动: 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耳部的血液循环,为耳部提供充足的养分,维持耳部组织的健康。

听力健康是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让我们以「爱耳日」为契机,从现在开始,关注耳部健康,纠正不良用耳习惯,为自己和家人的听力保驾护航。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尽情享受美妙的有声世界。

如果你对耳部健康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也别忘了将这些爱耳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听力的行列中来。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