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肚子里有东西,需要手术切除。」
半年前,小李(化名)在西安高新医院心外科接受了心脏左心房右心室血栓取栓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小李告诉医生,自己的经血过量,检查结果也提示小李出现了严重贫血,血色素甚至掉到了 4 g。
心外科医生赶忙联系妇科医生前来会诊,于是就有了开头的对话。
腹部 B 超发现小李体内有多个子宫肌瘤,肌瘤将子宫撑到了 4 个月孕期大小。
她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肚子确实是「长胖」了。
「其他地方都没有变化,就长了肚子这一块。」
对于妇科医生而言,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疾病,手术切除就好了,可小李的肌瘤却给医生出了个难题,甚至让医生做了半年的术前预处理才开始手术。
去除肌瘤保全子宫内膜
这次手术的预处理长达半年
「检查发现小李有许多肌瘤属于 2 型粘膜下子宫肌瘤,对于这一类情况医生通常会采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
与小李交谈后医生得知她尚未生育,此时使用宫腔镜电切肌瘤会损伤她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损伤无法逆转,不可恢复,也会对后期受孕产生影响。如何降低对子宫内膜的伤害,进行术前预处理成了治疗的首要关键。
为了不影响小李心脏手术的术后恢复,并为妇科手术打好基础,经过科室讨论后,决定为小李先进行手术预处理后再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手术方案。即术前先为小李注射戈舍瑞林,先行抑制卵巢功能,在不影响抗凝药使用的前提下减少患者月经量,缩小患者体内肌瘤的大小。
三个月后,小李复查时发现子宫大小缩小至 60 天孕期大小,但宫腔内的肌瘤仍然较大,且二型肌瘤占比比较大。
由于小李体内肌瘤仍然较大,此时手术对内膜的伤害仍然较大,为方便进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于是医生在纠正小李贫血情况后,继续为她进行了四个月的戈舍瑞林注射治疗,缩小子宫肌瘤大小。
4 个月复查后小李体内的肌瘤以 1 型和 0 型居多,小小米粒一样附着在宫腔,仅剩一个较大的 2 型肌瘤,手术时机来临。
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子宫内膜的伤害,手术过程中医生对于 1 型和 2 型肌瘤先使用电针划开表面粘膜,在肌瘤包膜内进行剥离,对米粒小的肌瘤使用电针灼烧去除,尽可能的保护患者的子宫内膜。
手术剔除了近 30 颗子宫肌瘤,术后小李出血状况明显改善。
子宫肌瘤并不可怕
一半以上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得过子宫肌瘤。因为没有症状,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发现它的存在,身体也不会受到影响。
子宫肌瘤按照生长的部位来说,可以分为三种: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还有浆膜下肌瘤。症状一般有经期延长、出血,还有腹痛,腹部包块,甚至感染,腹痛等。
子宫肌瘤的瘤大多数是良性的,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形成的。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3 宜」
「2 忌」
此外,肥胖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几率更高。
温馨提示:无论有无生育、有无性生活,25 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每年做一次腹部彩超检查,当发现瘤体增长迅速或出现月经异常及其他不适症状,应当尽早看医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