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6-05
原创

为什么你的嘴里老长脓包?

口腔化脓

当你发现嘴里出现白色或黄色的脓液,或者牙龈、喉咙突然肿起一个包,摸起来软软的还有痛感,这很可能就是口腔化脓了!

1、化脓到底是什么?

口腔化脓是指口腔黏膜、咽部黏膜、牙龈等部位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严重时可形成脓肿的一种临床病变。它的脓性分泌物成分是以 坏死白细胞、坏死组织脱落物为主,常见的感染源有细菌、真菌和病毒,或者是混合感染

2、为什么口腔会化脓?

口腔化脓最常见的原因有 4 个:

(1)咽炎

症状:

咽干咽痛像"火烧";

扁桃体发红肿胀;

伴有或无脓性分泌物;

常伴随发热(38℃+)。

凶手:

细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隐秘杆菌;

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

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

怎么办?

细菌感染者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病毒感染者以对症治疗(退热、缓解咽痛)为主,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若发病 48 小时症状缓解,建议就医治疗,通过咽拭子培养、血液检测等方法明确感染源。

(2)黏膜化脓

当口腔黏膜屏障失去平衡,口腔病原微生物就有机会引起黏膜感染化脓。

高危人群:

化疗患者

免疫力低下者

有基础病的人群(糖尿病、血液病患者)

感染进程:

小溃疡→细菌入侵→化脓溃烂→可能全身感染

(3)牙周炎

对于有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时也可引起牙周脓肿。

症状:

牙龈鼓起"脓包",按压剧痛;

牙齿松动感;

口臭像"腐烂味"。

凶手:

牙龈卟啉单胞菌、普氏菌、具核梭杆菌,这些细菌讨厌氧气,专门在牙周袋里搞破坏!约 70% 的牙周脓肿为混合感染。患者需要及时到正规医疗单位口腔科就诊,采取清洁口腔、矫正牙齿、口服甲硝唑等药物治疗,否则会影响牙齿健康。

(4) 鹅口疮

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制剂的患者,要谨防因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白斑,即鹅口疮,因为真菌引起的感染治疗周期长,建议尽早就医治疗。

症状:

口腔黏膜表面有一层白色的黏膜,像凝乳可擦除,但是会擦完后,会充血糜烂,会有灼痛感,严重时还会波及到食管,引发吞咽困难;

患者多为婴儿/戴假牙老人/艾滋患者。

3、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

虽然大多数口腔化脓可以自己缓解,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

⚠️高烧超过 38.5℃

⚠️肿胀严重,影响呼吸或吞咽

⚠️脓液有恶臭或颜色异常 (比如绿色)

⚠️3 天以上没有好转

4、预防口腔化脓,记住这三招!

(1)做好口腔「门卫」

每天早晚刷牙(巴氏刷牙法),用牙线清理牙缝,每年洗牙 1 次,把牙菌斑、牙结石这些「坏蛋基地」端掉。

(2)增强身体「战斗力」

不熬夜、不抽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富含维生素 C 的橙子、猕猴桃),让免疫力始终「在线」。

(3)别给坏蛋留机会

戴假牙的人每天要清洗假牙,避免藏污纳垢;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高血糖环境容易招真菌;吃抗生素时别自己加量或延长疗程,避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敲黑板!

口腔化脓虽然常见,但别小看它!如果放任不管,细菌、真菌可能顺着血液或淋巴「流窜」到周围组织,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比如扁桃体周围脓肿、颌骨骨髓炎),甚至影响全身健康。所以,一旦发现嘴里有脓、肿痛不消,别犹豫,赶紧去医院让专业医生处理!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