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是一位有 10 年糖尿病病史的糖友,平时血糖控制得还算稳定。然而,去年春天,就感觉到眼睛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起初她以为是春季疲劳,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她发现眼前出现了黑影,并且看东西有些变形,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典型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会面临失明的风险。
张阿姨的视力骤降并非偶然。糖尿病患者若长期血糖波动,眼底的微血管就像被「糖水浸泡的纱网」,随时面临破裂、出血的风险。而春季看似万物复苏,实则暗藏威胁——气温反复、花粉飞扬等环境变化,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炎症高发,加之春季户外活动增多,部分患者可能因忽视复查而延误诊治,让本就脆弱的视网膜「雪上加霜」。那么,糖友在春季需警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哪些进展信号?又该如何守住「视界」防线?
4 月 18 日,辽宁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禹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糖尿病眼病防治的核心问题作出专业解答,呼吁糖尿病患者重视早期筛查与规范管理。
糖网患病率超三成,三大高危因素加速致盲风险
禹海主任指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大概有 1.1 亿,其中约 1/4-1/3 的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症患者致盲率高达 12%。他强调,长期高血糖、血压及血脂异常是加速病情恶化的三大高危因素。「尤其病程超过 10 年的患者,视网膜血管损伤风险显著增加,若合并吸烟、妊娠或肾病等,病情进展将更快。」禹海主任提醒。
定期眼底筛查+症状自检,春季警惕干眼症掩盖糖网信号
针对筛查与监测,禹海主任给出明确建议:确诊糖尿病后应每半年到一年至少一次眼底检查;病程 5 年以上或已出现视网膜病变者,需每 3-6 个月复查;如病程进展快速或是术后,需要根据医嘱进行复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阿姆斯勒表进行简单自测,若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或闪光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他特别提到,春季气候干燥易引发干眼症,可能掩盖糖网早期症状,需提高警惕。
激光、药物、手术三管齐下,早中晚期糖网分级精准干预
禹海主任指出,糖尿病眼部病变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两大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一期到四期之间,需要根据造影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眼底激光治疗,通过精准封闭渗漏血管,延缓病变进展。罹患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采取抗 VEGF 药物疗法,能够抑制异常血管增生,减少黄斑水肿,改善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发展到五期六期,合并有眼内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需要进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可挽救残余视力。
禹海主任表示,辽宁爱尔眼科医院依托疑难眼底病会诊中心和糖尿病眼病专科门诊,整合激光、药物与手术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引入超广角 AI 眼底相机等高精度设备,实现「一站式」精准诊疗。「例如,针对复杂病例,我们可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联合控糖、护眼的全程管理方案。」他补充道。
随着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加剧,糖网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重要议题。辽宁爱尔眼科医院通过专科建设与技术升级,正推动糖尿病眼病诊疗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转变,助力患者守住光明「视界」。
据了解,于 4 月份开展的辽宁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巡诊月,是 2025 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落地实施的重要组成,能够为全省范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疑难眼底病患者提供更加便利的专家会诊、检查、手术服务,并以远程诊疗中心、MDT 多学科团队会诊中心、眼健康家庭医生签约为平台支撑,创新应用国际前沿技术,致力打造疑难眼病终点站,实现 365 天 24 小时的眼健康精准管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