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医院做眼科检查时,最常见的项目通常是测视力、电脑验光、裂隙灯、眼压等检查,但有时可能会听到医生说:「建议要做个眼底检查。」
什么是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到底查什么?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眼底检查」那些事儿~
临床上常说的眼底是指从晶状体往后的眼球内部结构,包括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眼底检查的就是这一部分区域,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各种眼底疾病——包括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等。
同时,眼底是全身唯一一个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这些血管能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状态以及健康状况,
因此,许多全身疾病也可以通过眼底检查反映出来。
01 眼底照相
眼底照相其原理就是用一种特制的照相机记录眼底镜下所看到的景象。眼底照相能够通过窄角、广角等不同角度,观察到视网膜中央及周边不同区域的图像,发现出血、渗出、血管瘤、视网膜变性区、视网膜裂孔、新生血管、萎缩斑、色素紊乱等改变。
通过对比前后检查时间点上眼底照片的变化,可以发现病情变化的细微改变,在许多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2 眼底镜检查
医生通过眼底镜可以直观地发现眼底血管改变,例如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渗出、裂孔、脱离等,眼底镜检查简便、直观,在眼科体检中是普查的一个项目。
当医生通过眼底镜检查发现异常,或者结合病人年龄、疾病、症状等因素,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其他的眼底检查项目。
03 OCT/OCTA 影像检查
OCT 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眼底成像系统。这种检查方式可以呈现类似于活体下的视网膜解剖结构。在检查中,通过近红外线光扫射到人眼底,通过人眼底视网膜、不同细胞层的反射波的不同,通过计算机系统分析并成像,能反映出人眼的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的图像。
用于黄斑的 OCT/OCTA 这种眼底检查,主要是为了查看黄斑部显微结构有无出现异常改变,明确是否患有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如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可以根据此项检查的结果,发现具体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1、糖尿病患者
确诊糖尿病且暂时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至少每 1 年复查 1 次,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严重程度每 1-3 个月复查一次
2、近视人群
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 ≥ 600 度),近视度数越高,眼底病变风险越大,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3、眼病人群
遵循医嘱按时复诊,定期到院进行检查,及时监测眼睛的健康情况变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