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4 月 15 日至 21 日是第 31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因饮食等原因尤其高发,肝癌发病率高、预后较差,但通过科学预防和早期筛查,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并提高治愈率。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肝癌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共同守护肝脏健康!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 病毒性肝炎:乙肝(HBV)和丙肝(HCV)感染是肝癌的主要诱因,我国约 80% 的肝癌与乙肝相关。
2. 肝硬化:长期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可导致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风险。
3. 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如发霉的花生、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
4. 长期酗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长期饮酒者肝癌风险显著增加。
5. 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可能促进肝癌发生。
6.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肝癌病史者,患病风险较高。
小贴士:避免接触致癌因素,只是预防肝癌的第一步,也是最早的一步哦!
早期肝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体检及筛查至关重要,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
1. 血液学检查之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他的敏感性达 66%,特异性约 82%。但并非所有肝癌患者 AFP 都会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
2.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无创、经济,适合初步筛查。
- CT/MRI: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血供及是否转移。
3. 肝穿刺活检:必要时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肝癌类型。
重要提示:高危人群应每 6 个月做一次肝癌筛查!
肝癌的治疗方案取决于肿瘤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常见手段包括:
1. 手术切除: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
2. 肝移植:适用于符合特定条件的患者。
3. 局部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适用于小肝癌患者。
4. 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用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
5.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如仑伐替尼、PD-1 抑制剂等,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建议:肝癌治疗需个体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最佳方案。
1. 科学预防措施
- 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和未感染者应接种,阻断乙肝感染。
- 规范治疗肝炎:乙肝/丙肝患者需遵医嘱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
- 健康饮食:避免霉变食物,少吃高脂高糖食品,多吃新鲜蔬果。
- 限酒戒烟:酒精和烟草都会损害肝脏,戒烟限酒至关重要。
- 控制体重:通过运动、饮食管理预防脂肪肝和糖尿病。
2. 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以下人群应每 6 个月做一次肝癌筛查(肝脏超声+AFP 检测):
- 乙肝或丙肝感染者
- 肝硬化患者
- 有肝癌家族史者
- 长期酗酒或重度脂肪肝患者
肝癌虽然凶险,但可防可控。今年的肿瘤防治宣传周提醒我们:「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是抵御癌症的核心策略。通过疫苗接种、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我们能有效降低肝癌风险,守护肝脏健康!
行动起来,从今天开始,关爱肝脏,拥抱健康生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助力我们战胜肝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