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3-04
原创

多学科协作 攻克罕见病难题 成功救治低龄患儿

近日,绵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携手消化内科、内镜中心、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成功完成对一名 3 岁 III 型胆总管囊肿患儿的微创治疗,打破了低龄、罕见病、复杂解剖三重壁垒,填补了区域小儿罕见胆道疾病微创治疗空白,彰显了医院在小儿复杂胆道疾病诊疗领域的强大实力。

患儿初诊时,病情极为复杂。血淀粉酶高达 600U/L(正常范围 35-135U/L),院外彩超提示胰腺炎、十二指肠憩室,门诊 CT 却指向肠重复畸形。面对相互矛盾的诊断信息,绵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团队深入探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怀疑患儿可能患有 III 型胆总管囊肿。随后,通过完善的 MRCP(核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基本确诊了这一极为罕见的疾病。

多学科协作 攻克罕见病难题 成功救治低龄患儿

III 型胆总管囊肿发病率极低,全球范围内都极为少见。该疾病极易继发胆汁性肝硬化、重症胰腺炎及癌变,治疗难度极大。在国际医学文献中,针对低龄患儿的成功手术案例数量稀少,手术不仅要应对复杂的解剖结构,还要考虑低龄患儿身体机能脆弱等问题。

多学科协作 攻克罕见病难题 成功救治低龄患儿

确诊后,小儿外科迅速联合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肝胆胰脾外科、放射科等多科室展开研讨。各科室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经过多轮激烈的讨论,反复权衡利弊,最终确定以内镜治疗为主、外科作为后盾的诊疗方案。这一方案既能最大程度减少对患儿的创伤,又能在消化内镜治疗出现意外时,迅速启动外科急救,为患儿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多学科协作 攻克罕见病难题 成功救治低龄患儿

在麻醉科的紧密配合下,内镜医生凭借精湛技术,通过消化内镜对患儿展开治疗。外科团队则在一旁严阵以待,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关乎患儿的生死安危,医生们全神贯注,每一次器械的移动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经过多科室的共同努力,消化内镜治疗取得成功,患儿转危为安,目前已安全出院。此手术的开展是我院多学科合作攻坚克难的典范,更是我院全心全意守卫患者生命健康的新篇。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