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天使时心蕊牵动着大家的心,罹患「胶质瘤」的她坚强、勇敢,在经历了手术、术后放疗化疗、康复、复发,最终提前过完 9 岁生日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关于死亡最好的结局,就是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她捐献出了一对眼角膜、一对肾脏合一个肝脏,把光明与生的希望赠予 5 名患者。
在 8 月 1 日时心蕊小天使的器官捐赠现场,有 20 余家国家、省市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在场的所有人一度哽咽流泪,为这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儿感到惋惜,也为她和家人无私奉献的大爱感到暖心。
随后,来自多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的各宣传平台纷纷对时心蕊捐献器官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其中央视新闻、河南日报、郑州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一经发布,阅读量就高达 10 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账号转发后,点赞量上万。
在各大媒体平台,时心蕊捐献器官的新闻均位居热榜第一。其中在抖音平台,#8 岁女孩离世捐献器官救 5 人#话题已连续近两天位居同城榜榜首,关注热度上千万。
《河南日报》《河南商报》《郑州晚报》等省市级媒体均在报纸上刊登了时心蕊捐献器官的图文报道。
一篇篇图文报道,一个个让人热泪盈眶的视频,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网友。
大家纷纷评论:
「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小天使,你的光芒将继续温暖人间。」
「眼眶湿润了,小宝贝的生命短暂却有意义,无上光荣,一家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化作天使去爱别人,小宝贝,谢谢你。」
「当妈的读着这类新闻总是忍不住泪目,小天使换一种方式依然和我们同在。」
告别时心蕊小天使,我们还要记得一件重要的事。
时心蕊的父母和哥哥说:通过媒体报道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胶质瘤,关注胶质瘤的救治。希望大家能够尽早预防,也希望今后的医学更发达,来挽救更多的胶质瘤患者,让更多的家庭不再上演悲剧。
这几天郑州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也接到了来自家长的多个电话咨询,因为看到小心蕊的报道,联想到家里小朋友经常喊头痛都担心「会不会有问题、需不需要查头部核磁共振」。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也是老百姓常说的脑瘤,发病率约 3-8 人/10 万人。
分为局限性生长(偏良性、一级)和弥漫性生长(二级及以上、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而时心蕊小天使患上的是弥漫性中线胶质瘤,这是一种高级别的胶质瘤(即最严重的 4 级)。
我院神经外科主任崔丙周介绍: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多见于 10 岁以下儿童,因多位于脑子中线如脑干、下丘脑等结构而得名。症状进展较快,且容易转移、复发以及瘤卒中,预后极差,特别是脑干部位肿瘤预后更差;中位生存率仅仅 11 个月,2 年生存率<10%。目前手术辅以术后放疗、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方式,但是一般仅能改善患儿的症状。
胶质瘤目前没有明确的病因,不过一些因素可能会增加风险。例如:遗传因素、辐射等,电脑、手机暴露会不会增加胶质瘤风险目前没有明确定论。
1、长期接触高辐射:长期生活在高辐射条件下的人群,容易患有胶质瘤,如病人长期大剂量接受 X 线、CT 辐射,此类辐射容易导致病人患有胶质瘤。
2、经常食用霉变食物:经常摄入苯以及其它容易诱导恶变的化学物质,容易患有胶质瘤。
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一般早期疼痛不明显或表现为下午、晚上颞部疼痛后成为持续性头部胀痛;随着头痛加剧部分患者出现呕吐、并且呈喷射性呕吐、甚至不吃东西也吐;看不清东西、眼睛胀痛等视神经乳头水肿的表现。
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认知功能下降等等。
俗称羊角疯,出现肢体抽搐、翻白眼、咬牙、口吐白沫甚至不省人事等表现。
就是肿瘤出血,表现类似于脑出血,突发的头痛、呕吐甚至意识丧失,一般来说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
一般胶质瘤的治疗需要针对性、个体化治疗。
对于局限性低级别良性星形细胞瘤,手术切除能够获得较高治愈率,术后不需要放疗、化疗。
但是对于弥漫性胶质瘤需要手术、手术后放疗、化疗、磁场治疗等综合治疗,然而即使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案,也可能会复发甚至复发后恶性程度更高。
在这里提醒广大家长:
对于儿童来说,平时偶尔一次、两次间断头痛,特别是学龄期儿童,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出现持续头痛、甚至出现呕吐症状一定要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能够早诊断、早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