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春日
适合带娃去东湖绿道骑车
想象中的画面:「骑」乐无穷
然而,万一不小心跌倒
后果很严重!
骑自行车暗藏哪些风险?
摔倒后,家长怎么应急处理?
孩子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
武汉儿童医院专家为您送上安全骑行指南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面临的骑行风险也不一样:
3~6 岁儿童 风险系数⭐
刚学骑车的幼儿速度较慢,一般骑平衡车或带辅助轮的自行车,稳定性较好,安全系数较高。
6~9 岁儿童 风险系数⭐⭐⭐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多数骑小型自行车,孩子掌握平衡后速度提升,可能摆脱家长看护,跌倒风险提高。
9-12 岁儿童 风险系数⭐⭐⭐⭐
这个年龄段孩子拥有足够体力,但心智不够成熟,易冲动、爱探险,短途冲刺时速度加快,容易发生意外。
12 岁以上 风险系数⭐⭐
大一点的孩子心智逐渐成熟,能预判可能出现的危险,从而控制骑行速度。
1、头部受伤(最危险)
头部受伤是最严重的骑行事故之一。当孩子骑车速度较快,摔倒后头部撞击地面或障碍物,可能导致脑震荡、面部骨折、颅骨骨折甚至颅内出血,后果严重。
2、手臂、腿部受伤
由于儿童反应能力较弱,摔倒时会用手臂支撑身体,导致手腕、肘部或肩部骨折;若骑车速度较快,跌倒后也可能导致腿部受伤。
3、胸腹部受伤(别忽视它!)
骑行时若发生正面撞击,肋骨、肺部甚至心脏都可能受到冲击;若腹部撞击车把,可能造成胰腺、肝脏、脾脏、肠道或膀胱损伤。
4、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
骑行摔倒后可能擦伤膝盖、手肘等部位,但如果路面崎岖或孩子未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伤口可能较深,甚至感染。
在所有因自行车导致的儿童意外伤害中,小编要特别说说 腹部受伤。 近日,武汉儿童医院接诊 2 例骑自行车时发生腹腔闭合性损伤的患儿,一个脾脏损伤,随时有大出血风险;一个空肠破裂,需要进行回肠造口手术。
儿童骑自行车撞到腹部容易「重创」内脏
研究表明,在自行车事故中,腹部损伤发生率较高。因为骑行者倒地过程中人车不分离,身体会惯性前倾,加大了车把对腹部的冲击,增加腹腔损伤的风险。
而且儿童的腹壁肌肉薄弱,内脏相对成人更脆弱且位置靠前,肋骨弹性大、对内脏保护不足,导致很多腹部被撞击的娃表面上只有红印淤青,内脏已经遭受重创。
有这些危险信号立即就医
○ 持续腹痛(尤其逐渐加重)
○ 呕吐(特别是呕血或胆汁样物)
○ 面色苍白、出冷汗(提示腹内出血可能)
○ 腹胀或腹部淤青
○ 排尿困难或血尿
若出现这些症状,应避免进食饮水,立即送医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轻微擦伤、皮肤破损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污垢,避免感染。用碘伏消毒,并贴上透气创可贴。
关节扭伤或软组织挫伤
立即停止活动,冷敷缓解肿胀。观察是否有红肿、淤血或明显疼痛,若情况严重,及时就医。
怀疑骨折或头部受伤
不要随意移动孩子, 让孩子保持平稳,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头部摔伤后孩子出现头晕、呕吐、嗜睡等症状,应立即送医,警惕脑震荡。
✅ 选择高度合适、刹车灵敏、车况良好的自行车。
✅ 规范佩戴头盔、护膝、护肘。
✅ 选择安全的骑行环境,远离机动车道、湿滑路段等。
✅ 遵守骑行规则,不高速、不追逐、不脱把。
✅ 家长陪伴+正确示范,让孩子养成安全骑行习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