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28-3 月 1 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武汉市亚心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承办的「院内急救体系建设与高级心肺复苏培训班」在武汉顺利举行,并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培训班重点关注院内急救体系建设,特别是高级心肺复苏培训及急危重症临床思维培养。整个培训期间,授课专家们倾囊相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丰富且实用的教学盛宴。本次培训班获得了基层医务人员的高度认可,通过专业培训,切实提升了基层医院院内急救体系建设能力,提高了团队抢救操作技能水平。这不仅为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提升基层急危重症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非公协会会员组织部杨子旭副主任及非公医协重症医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段军主任为本次培训班进行了开幕致辞。苏晞院长向参与培训的专家和学员表达了热烈欢迎,并通过分析当下医疗环境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着重强调了院内急救体系的建设在重症医学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结合 AI 发展趋势指出急危重症工作是医疗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无法替代的,急危重症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杨子旭教授指出完善的院内急救体系对于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以后非公协会会举办更多形式的培训班,强化基层急危重症医务人员能力培训,提升基础医疗水平。段军教授指出本次培训班,我们聚焦两大核心主题:一是「院内急救体系的标准化建设」,从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到多学科协作,探索如何构建快速响应、无缝衔接的急救网络;二是「高级心肺复苏技术的规范化提升」,结合最新国际指南,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演练,强化胸外按压、电除颤、气道管理等关键技能,让「教科书式的抢救」真正融入临床实践。作为本次会议协办单位,武汉亚心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吴明祥、急诊科主任张勇对于参与本次培训的专家表示感谢,同时对于参会学员表示欢迎,吴明祥主任在会中表达了对于本次培训的期望,希望参会学员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来参与本次培训,通过培训切实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满载而归。
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段军教授首先就院内急救体系建设进行了介绍。段教授在会上指出急危重症的发展目前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去克服和解决,院内急救体系的建设对于急危重症的发展,特别是基层医疗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衷心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培训,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团队复苏综合救治这一核心要点,从而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强有力支持。段教授以《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与院内急救体系建设》为题进行了授课,课堂内容丰富,以理论为基础,以临床为实践,由浅入深,全面系统阐述了重症患者早期预警的关键核心点,也通过实际病例生动讲解了院内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课中段军教授向现场学员详细讲解:抢先治疗、精准治疗(SAVE 原则)、滴定治疗(5P 原则)、终极救治(E-CPR)这一院内急救体系策略流程,并指出只有建立良好的重症临床思维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危重患者生存率。
本次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2 月 28 日下午的培训内容为 BLS 课程的讲解、实操演练和教学技巧。在本环节中,由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吴筱箐教授、马军宇教授、陈咏怡教授进行了 BLS 课程的教学示范。现场的学员认真听讲,积极练习,踊跃参与讨论,学习兴趣浓厚,现场气氛热烈。培训环节结束后,三位教授对所有学员进行了现场一对一考核指导,并针对教学困惑、教学难点和重点内容与学员们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分享。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吴筱箐、马军宇、陈咏怡三位教授就院内急救体系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经验分享。针对单人(成人以及婴儿)心肺复苏、双人心肺复苏、团队高级心肺复苏以及 ACLS 课程准备、组织运行、测试与考核等方面内容,展开了分组讨论、实战演练、沉浸式教学。学员以及培训导师均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思考,在反馈中提升。亚心总医院急诊科杨乐医生以本院真实抢救病例分享了《院内急救、原位模拟演练》,陈咏怡教授主讲了《气道管理(理论+模拟)》,吴筱箐教授主讲《团队综合复苏救治》,从实战演练为切入点,展开理论教学,在整体教学培训结束后再次复盘,培训过程环环相扣,衔接紧密。通过此次培训,现场学员纷纷表示培训后自身急救水平明显提升,对于高级心肺复苏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团队综合复苏治疗的重要性。
经过 2 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本期院内急救体系建设与高级心肺复苏培训班画上了圆满句号。本次培训围绕「基础理论+实操+考核」三大核心展开,参会专家用专业与耐心为参会学员带来了宝贵的急危重症技术,全体学员从初学时的生疏到结业时的自信,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教学,课程安排紧凑,教学形式新颖,不但提升了个人对急救科学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更进一步提升了团队急救思维与配合水平。相信本次培训后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将学习到的成果转化在实际的工作中,为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水平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