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2-31
原创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近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八旬老人完成了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手术,目前老人已顺利出院。

病情回顾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据悉,83 岁的沈爷爷在体检时发现身体出现异样——左上肺肺结节。9 月 25 日,沈爷爷前往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门诊就诊。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冬德在查看完患者的胸部 CT 平扫影像后, 初步诊断为早期肺癌,李冬德主任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了治疗方案。鉴于患者年龄较大, 家属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随访观察。

3 个月后,沈爷爷再次到医院复诊,胸部 CT 结果提示:结节较前明显增大。李冬德主任查阅两次胸部 CT 后,认为患者的肺结节较前进展, 考虑早期肺癌可能性极大, 且处于在活跃期, 建议患者尽早手术治疗。因患者高龄等因素, 经过与家属、患者沟通,患者最终选择手术治疗。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入院后,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主管医生牟希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发现患者存在较多基础疾病: 高血压病Ⅲ级 (极高危)、脑室良性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陈旧性脑梗死。基于患者一系列的既往病史及基础病,12 月 18 日胸外科组织了多学科会诊 (MDT)。邀请了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等科室共同探讨, 一起为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保驾护航,在各科室充分查看了患者术前的相关心肺脑功能检查后, 排除了禁忌症,为患者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12 月 19 日,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精心护台下,由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特聘主任宋立江、李冬德主任和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医生王立鑫共同手术,历经 1 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单孔胸腔镜下致密胸膜黏连松解及肺癌切除手术。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术后,普外科一病区护理团队为老人提供了全方位护理服务,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辅导等,老人的病情恢复情况良好,已顺利出院。

顺利完成

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展示了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技术水平的进步,也展现了阿拉尔医院多学科合作协同能力,更是医院具备在疑难重特殊病人中服务能力及诊治能力的写照。

李冬德主任表示:「胸外科手术大多数为四级手术,既往 80 岁及以上患者的肺癌一直被认为是胸外科的手术禁忌,而现在随着指南更新和微创手术技术进步,高龄患者已不再是手术禁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指南的完善,本地区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将受益于这种治疗理念,重获健康。」

肺结节知识小科普

什么是肺结节?

通常意义上来讲,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边缘清楚或模糊、直径小于等于 3 cm 的局灶性类圆形致密影。根据结节在影像上呈现的密度可将结节分为实性结节(SN)、亚实性(混杂密度 mGGN)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三种,而从结节的大小来看,虽然各地说法不一,但按临床医生们的习惯大致可分为微小结节(5 mm 以下)、小结节(5-10 mm)和结节(10-30 mm)。一般称 30 mm 以上的肺部肿瘤样病灶为占位性病变或肺部肿块,而对于无法根据影像学初步判断肿物性质的肺部病灶通常被临床医生们称为肺部阴影或统称为肺肿物。

据统计,肺结节诊出率约 50%,其中良性约 90% 以上,恶性肿瘤约 2%。为此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特推出肺结节专科门诊,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进行定期随访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按影像学表现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混合磨玻璃结节 (mGGN)、实性结节(SN)。

良性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恶性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再次突破 |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胸外科成功为 8 旬老人完成「胸腔镜下肺癌手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