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花粉、尘螨等无害物质产生的过激反应。当这些物质进入呼吸道时,免疫系统会误判为"入侵者",释放大量炎性物质,引发打喷嚏、流涕等症状。这与抵抗力强弱无关,而是免疫调节功能出现偏差。核心机制可概括为:
1. 基因铸就的"敏感体质"
遗传倾向:父母一方过敏,子女患病风险 30%;双方过敏,风险升至 60%;
免疫失衡:Th2 细胞过度活跃(免疫系统的"警报器"灵敏度调得过高);
屏障缺陷:鼻腔/气管黏膜的"防护网"存在天然漏洞。
2. 环境触发的"开关效应"
过敏原暴露:每立方米空气中花粉>50 粒,即达到致敏阈值;
污染协同:PM2.5 浓度>75 μg/m³时,花粉穿透力增强 3 倍;
气候催化:昼夜温差>8℃,鼻黏膜防御功能下降 30%
身体发出的警报
当免疫系统开始"无差别攻击",呼吸道会发出这些求救信号:
上呼吸道症状
鼻部反应: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交替性鼻塞;
咽喉刺激:咽喉部瘙痒、伴夜间干咳。
下呼吸道症状
夜间机关枪咳嗽:干咳无痰,半夜和凌晨最剧烈;
拉风箱式喘息:呼吸时出现哮鸣音;
隐形胸闷:感觉胸口压着重物,但心电图检查正常。
诊断检查「三步法」:
气道功能评估——肺功能检查
呼吸道的"体能测试":评估气道阻塞严重程度以及可逆性。
炎症水平检测——FeNO 检查
呼吸道的"炎症雷达":反映气道炎症水平
过敏原筛查——①皮肤点刺(快速测食物/花粉)②血液 IgE 检测(查抗体)③斑贴试验(接触性皮炎)④激发试验(确诊)。
呼吸道的「元凶侦探」:通过检测锁定过敏"元凶",指导避让与脱敏治疗。
过敏季的每一次咳嗽、鼻塞,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学会识别信号、科学防护,就能为呼吸道筑起「防护墙」。即使花粉漫天或尘螨潜伏,也能从容应对,让呼吸回归自由顺畅。
本文由百汇医疗呼吸内科曾健副主任医师供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