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眼-鼻相关微创外科创始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省眼科医院)吴文灿教授带领杭州院区眼眶眼肿瘤/眼鼻相关专科团队,将内窥镜微创技术与冷冻技术相互融合应用,勇闯难关,成功微创摘除患者位于眼眶眶尖深部与中颅窝海绵窦沟通的肿瘤。
8 个月前,赵女士在体检中意外发现左眼眶尖深部有一肿物。进一步检查发现左眼视野范围竟已缺损 1/4,视神经也出现萎缩,更糟糕的是,肿瘤已突破眶尖深部外上方最薄弱的裂缝(眶上裂)侵及中颅窝。该肿物位置深,且与周围神经血管严重粘连,导致手术难度极大,还伴有失明风险,术中若出现眼眶或颅内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若不动手术,任由肿物继续增大,不仅视力最终将被蚕食,一旦颅内进展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经四处打听,赵女士了解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吴文灿教授成功摘除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奇瘤、怪瘤,在眼科界可谓是独创一派,于是赶来向吴文灿教授求助。吴教授带领团队深入研讨,仔细分析了眼眶 CT、MRI 图像资料。专家们经过反复术前讨论,最终敲定了精密的手术方案:内窥镜下经微小切口外侧开眶眶尖部肿瘤摘除术手术。
「一方面,从 MRI 图像分析,肿瘤与周围组织存在致密的粘连;另一方面,肿瘤通过眶上裂与中颅窝海绵窦处相沟通,支配眼部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等均从此处穿过,即使开颅手术,神经血管损伤不可避免,术后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眼皮无法抬起、瞳孔散大、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很难避免。」团队成员方伟副主任医师解释道。另外,由于海绵窦是人脑最大的「血库」,而不可控制的出血会让手术操作变得极其困难,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此类手术在全世界都属于难度极高的。
「术中一看到肿瘤,就印证了我们术前的判断——是神经鞘瘤。」手术一助王耀华副主任医师说:「神经鞘瘤是最难完整摘除的眼眶肿瘤之一,因为来源于神经的鞘膜,肯定有粘连;更困难的是,它的包膜很薄,根本不能钳夹,稍微一夹就碎了。如果不完整摘除,术后肯定复发,一旦复发,可以说这位患者今后基本也没有摘除的可能了。」
而这场手术一开始就令人心悬,肿瘤位置非常刁钻,解剖空间太小太深,普通的显微镜、头灯和放大镜都无法看清楚。吴文灿教授别出心栽地设计采用「冰冻技术」,即通过液氮低温冷冻技术,用冰冻头将瘤体「冻住」,然后再细细寻找、松解、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紧密的粘连条带。
「这个肿瘤在眶尖深部,包括眶上裂,那是什么地方?位于眼眶、前颅底、蝶窦交汇的地方。」 手术二助钱振彬博士说:「以前看的都是吴老师采取内窥镜技术从鼻腔入路去做高难度手术,如今看他把内窥镜微创技术从眼眶外侧入路在眶尖部,特别是颅中窝海绵窦附近操作,不仅把整个海绵窦、眶上裂的神经血管看得一清二楚,而且保护得很细致。」
整个专家团队紧密合作,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经过近 5 小时紧张的高强度手术奋战,最终将肿物完整摘除。
在被问及为什么敢于挑战这么难的手术时,吴文灿教授道:「这个肿瘤确实很难、很复杂,但医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在于挑战高度与难度,用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能去解决疑难危急重症患者的痛苦。对于这位患者,采取内镜下经眶外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充分发挥了内镜的优势——能保证良好的照明,以便放大倍率后在深邃、狭小的空间进行显微操作;同时,根据神经鞘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采用『冰冻技术』将肿瘤『冻住』以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可避免出血,但手术操作难度也升级,需要非常精细、轻柔、高超的内镜微创手术操作技巧,更是考验医生和整个手术团队的耐心、责任心与和谐合作的程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