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依蕾
前言
眼睛作为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体积不大却「工作量繁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秒都离不开它。
「70 岁大爷用身体撞树健身导致了网脱」「22 岁小伙子踢球导致了网脱」「女子长期关灯玩手机导致了网脱」……我们常常能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信息。
PART01 网脱到底是哪里脱呢?
「网脱」是视网膜脱离的简称,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视网膜脱离就好比是感光底片掉落,不在原来的位置,失去了成像的功能 [1] 。
PART02 视网膜脱离有哪些表现?
除了外伤导致的视网膜损伤,原发性的视网膜脱离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如眼红、疼痛等);如果脱离部位靠近周边,且未及时进行专业的视力和视野检查,往往不易察觉。有时视网膜脱离也会有明显的征兆,如出现视物模糊、视力急剧下降、视物变形,看东西的范围越来越小,并且症状逐渐加重等。
因此,生活中如果感受到眼前出现了许多飘动的黑影、有闪光感,这些都有可能是视网膜脱离危险的预兆,应及时来院就诊。如果不及时治疗任由其发展,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是失明!
PART03 视网膜脱离病因及危险因素有哪些?
1. 高度近视、高龄、眼球外伤、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家族史等均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2]。高度近视容易导致视网膜萎缩、变性产生「小裂孔」;视网膜的邻居叫做玻璃体,它就像个胶体,里面充满着胶质。玻璃体和人一样也会慢慢「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胶体会逐渐液化,不断牵引视网膜形成「撕拉孔」。液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腔,越积越多时,视网膜会发生脱离,这叫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眼球外伤后导致眼底反复出血,积血与炎症反应后的组织生长在视网膜上会对视网膜有强力牵拉,这叫做「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此时,两只眼睛都可能会受累。
3. 有眼部疾病如葡萄膜炎,有全身疾病如重度高血压、肾脏疾病等,影响了视网膜正常的血液循环,可能会发生视网膜下渗漏,就好比木地板泡水后鼓起,这叫做「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
PART04 视网膜脱离如何治疗?
一旦确诊了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便是手术治疗,让视网膜尽早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手术治疗,让视网膜尽早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其中,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术、玻璃体腔注气联合术等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4]。在这之前尽量保持眼球安静休息、减少转动,以免引起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加大,必要时还需要双眼包扎 [5] 。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眼底疾病,从预防、发生、治疗、预后,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1. 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史、眼外伤史、既往有视网膜脱离史、有视网膜脱离家族史的患者,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眼底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合并有全身性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预防眼部并发症。
3. 学会适度用眼,避免容易撞击眼睛的剧烈运动。
温馨提醒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致盲性眼病,若发生网脱后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爱护双眼,关注眼健康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趋吉避凶」。
参考文献:
[1] 葛坚, 刘弈志. 眼科手术学 (3 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88-457,401,419-421.
[2] 瞿佳. 眼科学 (1 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5-146.
[3] 万宇, 黄海. 玻璃体手术治疗肾病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2017,19:2294-2295.
[4] 张更华, 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应用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2021,30:64-66.
[5] 魏莹莹, 王志玲, 邹皋城. 术前双眼遮盖及体位控制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作用 [J]. 眼科新进展,2019,39:49-5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