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6-03
原创

视力从 0.4 狂飙到 1.0!义乌大姐术后直呼:早该做!

43 岁的张女士近来颇为苦恼。曾做过近视激光手术的她,如今看东西愈发模糊。难道是近视复发了?她前往眼镜店配眼镜,店员建议:「您这情况可能不是配副眼镜就能解决的,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带着忐忑的心情,张女士挂了浙大四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胡益山主任的号。经诊断,胡医师告知她左眼患上了白内障,当前视力仅 0.4,需通过白内障手术治疗才能提升视力。

「这么严重?居然要做手术!」 张女士大吃一惊。术后效果如何?手术风险大吗?要是手术效果不佳,会不会失明?一系列担忧在她心中打转……

为什么白内障患者需要手术植入人工晶体?

视力从 0.4 狂飙到 1.0!义乌大姐术后直呼:早该做!

白内障是由于眼球内的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晶状体原本是透明的,如同相机的镜头,一旦混浊,光线无法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就会造成视物模糊。

目前,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核心原理是:

🔸移除混浊晶状体:通过手术(如超声乳化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

🔸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天然晶状体:

恢复屈光功能:人工晶体具有特定的屈光度数,可替代天然晶状体的聚焦作用,帮助患者重新看清物体。

维持眼球结构稳定:人工晶体植入后填充原晶状体的位置,保持眼球内部结构的完整性。

视力从 0.4 狂飙到 1.0!义乌大姐术后直呼:早该做!

若不植入人工晶体,患者会处于高度远视状态(类似无晶状体眼),即使佩戴眼镜也难以获得清晰视力,且眼镜厚重不便。因此,植入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的关键步骤。

回家后,张女士四处打听手术相关情况。恰巧有位朋友曾在浙大四院接受过白内障手术,朋友告诉她:「我做完手术效果挺好的,就是我当时选择的是单焦点晶体,看近的手机或报纸时还得戴老花镜。」

「我才 40 多岁,不想戴老花镜。」 张女士面露愁容,向胡医师说道,「要不我还是不做手术了?我不想年纪轻轻就戴老花镜……」

「并非一定得戴眼镜,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胡益山答。

人工晶状体的分类

视力从 0.4 狂飙到 1.0!义乌大姐术后直呼:早该做!

➊单焦点人工晶体

特点:仅有一个固定焦距,只能满足视远或视近(需根据患者需求选择)。

适用人群:预算有限、对术后用眼需求单一(如主要看远)的患者。

➋多焦点人工晶体

特点:通过特殊设计(如衍射环、折射阶梯)实现远、中、近多个焦点,可同时满足患者看远和看近的需求,减少对眼镜的依赖。

类型:

①双焦点:主要满足远、近视力(如看黑板、看书)。

②三焦点:覆盖远、中、近全程视力(如看电脑、开车、用餐)。

适用人群:追求术后脱镜、对视觉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如年轻白内障患者、需频繁用眼的人群)。

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Toric 晶体)

特点:带有散光度数,可在矫正白内障的同时治疗角膜散光,提升术后视觉清晰度。

适用人群:术前合并散光(≥ 100 度)的患者。

「这种新型的多焦人工晶体能满足你的需求,它能实现远、中、近距离视力的平滑转换。理想状态下,术后无需佩戴眼镜,而且以后年纪大了,也不用担心老花的问题。」

经过详细的眼科检查和充分沟通,张女士确定了适合自己的多焦镜片,随后接受了白内障手术。

术后 1 个月复查显示,她在 5 米远处的视力达到 1.0,80 厘米中距离能看清 0.8 的视标,40 厘米近距离视力同样达到 0.8。

「感谢医生让我的这只眼睛重获新生!」 张女士感慨道,「现在,我既能看清远处的花草,也能清晰看到手机屏幕,眼睛比以前更『给力』了!」

视力从 0.4 狂飙到 1.0!义乌大姐术后直呼:早该做!


多焦晶体适用于工作或生活中需要频繁看远看近,又不想要额外佩戴眼镜的白内障患者。但是,多焦晶体植入术对患者的眼睛条件、医生的手术技术都存在较高的要求。

👉术前,患者需接受多项精准检查,医生需综合判断和分析检查结果,并个性化选择最适合的人工晶体。

👉术中,医生需技术精湛,操作娴熟,把人工晶体稳定地放置在患者眼内。

👉术后,患者需配合医嘱进行适当的护理。另外,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头晕、炫光等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症状会逐渐减轻。

视力从 0.4 狂飙到 1.0!义乌大姐术后直呼:早该做!

浙大四院具有丰富的多焦晶体植入手术经验,胡益山副主任医师凭借精湛医术,目前已成功主刀完成百余台多焦晶体手术。手术效果显著,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与一致赞誉。

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

能够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了解自身用眼需求、与医生充分沟通

才能作出最优选择

如果您或者家人还有疑问

欢迎来浙大四院眼科门诊咨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