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8-06
原创

孩子平衡协调力差、难集中注意力很可能是「感统失调」!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

什么是「感统失调」?

  • 孩子不听指令、坐不住,会导致感统失调!
  • 剖腹产,会导致孩子感统失调!
  • 对小孩过度保护,会导致感统失调!
  • 父母没时间辅导孩子作业,会导致感统失调!
  • 家长过于严格对孩子吼多了,会导致感统失调!
  • 孩子爬少了,走路早了,也会感统失调!
  • ……

如果随手在网上一搜,您可能会看到一系列以上言论,每一个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就会踩雷的点,试问哪个家长看完了不会焦虑呢?

真正有「感统失调」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今年 3 月,草莓医院儿童保健科诊室来了一位神情焦急的妈妈,身后跟着的是她 4 岁的小女儿木木(化名)。木木妈妈告诉医生,孩子在 3 岁左右送她去上画画课的时候就发现她很难静下来,总是东一下西一下,起初只是觉得孩子贪玩没太在意。直到后来,木木进了幼儿园后就经常收到老师的反馈,说孩子上课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完成排队等一些指令时执行能力差,参加集体性游戏时,纪律性也很差经常不听指挥,建议家长带回家调整一下。直到这个时候全家人才突然发现自家孩子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社交,所以想赶紧带孩子过来做一个专业和系统的检查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孩子平衡协调力差、难集中注意力很可能是「感统失调」!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

在完善注意力测试等相关检查、诊室观察和访谈后,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和用药禁忌症,木木最终被确诊为「感统失调」。「感统失调」是个让人听起来泛起一丝焦虑,其实又一头雾水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 大脑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做出反应。

孩子平衡协调力差、难集中注意力很可能是「感统失调」!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
孩子平衡协调力差、难集中注意力很可能是「感统失调」!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

在前期评估过程中,儿保科医生发现木木除了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以外,她的前庭觉防御也过于敏感,经常会产生重力不安全感,很害怕在移动或升降的空间内呆着;其次就是本体感觉也比较差,主要表现在她的平衡协调能力弱、怕高、跳跃能力不足,动作笨拙,做事拖拉等一系列症状上。

所以针对木木这种情况,儿保科对她进行了一对一的定制化治疗方案设计,主要包括:感统训练和注意力训练两大板块。

像木木这种情况的小朋友训练方案里就涉及到了:弹力床、平衡台,锥形筒,攀爬架,平衡脚踏车,滑板车,羊角球,跳跳袋,悬吊弹力床等一系列能让孩子乐在其中的训练器材。不仅能通过这些训练治疗提高木木的专注力,改善她胆小,重力不安全感等症状,还能增强她与其他人配合、接触、应变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了孩子的社交性。

孩子平衡协调力差、难集中注意力很可能是「感统失调」!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

抓住感统训练黄金期 让孩子享受健康童年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超过 12 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感觉统合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错过关键时期,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当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出现影响时,必须及时给予必要的矫正。

儿童期是个动态成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高、体重及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特点。孩子 6 岁前的健康,可左右其一生的成长,一旦这时期的病患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可能困扰孩子一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