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攀升,泌尿外科诊室的肾结石患者也明显增多。高温下出汗量增加、水分补充不足,尿液过度浓缩,让结石更易成形,但除了季节因素,生活习惯和体质差异也让某些人成为肾结石的「靶子」。
若你属于以下五类人,就更需要定期体检,警惕肾结石的袭击。
1、办公室久坐的人
长期伏案工作、饮水不足、习惯性憋尿,导致尿液滞留浓缩,晶体物质沉积形成结石。部分职场人依赖咖啡、浓茶提神,反而增加草酸钙结石风险。
2、高蛋白饮食者(健身爱好者)
为增肌过量摄入蛋白粉、鸡胸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增加尿酸和钙的排泄;盲目补钙或服用维生素 D 补充剂,可能加剧尿钙升高,诱发结石。
3、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
体内尿酸代谢异常,易形成尿酸结石,此类结石在酸性尿液中更易生长,若合并肥胖、糖尿病,风险进一步增加。
4、长期高盐饮食者
钠盐摄入过多会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钙,导致尿钙升高,促进草酸钙结石形成。腌制食品、加工肉类、调味料均是重灾区。
5、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
克罗恩病、肠切除术后等患者,因脂肪消化障碍,肠道内钙与草酸结合减少,游离草酸被过量吸收,易形成草酸钙结石。
第一,要喝够水:每日最低饮水量 = 体重(kg)×30 ml,夏季或运动后需额外增加 500-800 ml。可观察尿液颜色:清亮淡黄为理想状态,深黄色提示缺水。
第二,饮食调整:避开容易导致结石的食物,例如菠菜、浓茶、巧克力等草酸过多的食物,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还要减少酱油、零食等隐形盐的零食摄入。
第三,及时筛查:不同成分结石(如草酸钙、尿酸、磷酸铵镁)的防治策略差异显著。通过对不同结石的分析,针对性的调整饮食或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若曾有结石病史,或属于上述高危群体,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超声检查;出现突发腰腹剧痛、血尿、排尿灼痛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