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2-27
原创

低血糖吃颗糖就行?专家告诉你这么做才对!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因为血糖高,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才会出现糖尿病的。因此,不少糖友就认为只有把血糖降下来才能对身体好,血糖越低越好。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观点,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如果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慌、出汗、饥饿,甚至是昏迷等,这就是低血糖糖尿病,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的危害更大。

低血糖 能让糖友的努力「全白费」

对于糖友们来说,低血糖的危险是巨大的,因其引起的心、脑、肾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 mmol/L 为低血糖,然而对于糖友来说血糖 ≤ 3.9 mmol/L 就是低血糖了。

当出现低血糖时,一般会感到心慌、冒冷汗、颤抖、饥饿感,还有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行走困难、视物不清、意识模糊、行为怪异、抽搐或引发心梗、脑梗、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出现严重的低血糖,不仅会增加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跌倒及骨折等疾病发生的风险,还会反向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从而抵消掉之前努力控制血糖的「心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老年糖友及长期频发低血糖患者很可能会出现无症状低血糖,这部分人发病时往往没有任何先兆,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昏迷状态,十分危险。这种情况下,全天候定期监测血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分为自发性和药物性。

自发性低血糖是由于饮食习惯、运动规律等突发改变引起的低血糖。饮食习惯改变是指推迟或不用餐、进食量减少等;运动规律改变是指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增加运动量,使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低血糖发生。

另外,过量饮酒也是导致低血糖的一个常见诱因。

药物性低血糖是由于过量使用或服用降糖药物导致的。最常见的就是胰岛素使用不规范,因此如果糖友们有使用或服用降糖类药物,一定要按照医嘱使用,不能私自加药、停药、变换用药时间等。

如果出现低血糖要怎么办

如果是在家中突发低血糖,首先建议立刻测量指尖血糖,明确是否是低血糖、血糖值如何。明确是低血糖后(≤ 3.9 mmol/L),建议立刻补充 15-20 克葡萄糖或糖类,最好是葡萄糖,能迅速被胃肠道吸收,使血糖短时间内升高缓解低血糖症状。

然后等 15 分钟,再次检测血糖值,如果血糖恢复正常,且距离下次用餐时间超过 1 小时,再选择吃些淀粉或蛋白质食物。

如果是正在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等,升糖时不宜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建议食用葡萄糖或蜂蜜缓解低血糖症状。

如果血糖仍没有恢复正常,或出现意识模糊等更严重的症状,建议立刻呼叫救护车,马上就医,低血糖时切忌自行驾车去医院。

此外建议糖友们要记录好低血糖发生日期、时间、血糖值及症状,同时跟自己的就诊医生联系,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低血糖

首先要了解低血糖的症状,方便自己判断健康情况。

日常可以随身携带血糖仪、葡萄糖、胰岛素等,方便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合理安排饮食及运动计划,保持相似的进食量及运动量,避免变化过大。也可以缓慢增加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但不可急进,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变化。

日常一定要做好自我血糖监测,随时掌握血糖变动情况。

如果血糖低于 3.9 mmol/L 或者与之接近,即使没有低血糖症状也要及时回专科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