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奇妙旅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小天使——早产儿。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 37 周的活产新生儿,在新生儿群体中占比 10% - 11%,全球每年有多达 1500 万早产儿诞生。
由于过早来到这个世界,早产儿胎龄小,营养累积不足,不仅使他们的生长发育偏离正常生长曲线,还对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约 7.8% 的早产儿存在智力发育异常情况。因此,对早产儿开展早期、积极且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成为促进其身体和智力良好发育的关键。
对于早产儿而言,充足均衡的营养是生长发育的基石。但要知道,早产儿的成长并非仅局限于身高、体重的增长,还涵盖认知、语言、情感等智力方面,以及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他们需要踏上一条漫长的「追赶性成长」征途。
那么,如何助力早产儿实现追赶生长呢?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早产儿出院后,家长们往往格外关注孩子的体重,有时在不经意间就把孩子喂成了「小胖子」。实际上,早产儿的追赶生长需遵循其宫内生长发育曲线,运用早产儿专用生长曲线进行追踪,在矫正胎龄 40 周后再进行全面评价,以实现身长、体重、头围的共同追赶。而且,孩子在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方面同样需要努力追赶。
根据早产儿的特殊营养需求,给予全方位的营养指导,包括喂养热卡、营养素补充以及辅食搭配等。在喂养过程中,要依据体重增长速度合理选择喂养内容。同时,指导家长正确添加维生素 A、维生素 D、铁剂、钙剂等营养素;在纠正胎龄 4 - 6 个月后,指导如何科学添加辅食,以此预防代谢性骨病、营养性贫血等问题。
运动训练分为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两部分。被动训练包括全身抚触、被动体操等;主动训练则涵盖抬头、抬胸、翻身、坐、爬、站、走等项目。通过专业指导,让家长掌握在家中进行被动体操及引导小儿主动体位转换的方法,以便尽早发现发育落后情况,并及时寻求医学干预。
对早产儿的认知、语言、交往能力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开发指导,助力其心理智力健康发展。
倘若家庭干预效果不佳,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的训练治疗,为早产儿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一般早产儿:除了进行常规的 42 天体检外,矫正月龄前 6 个月每 1-2 个月一次,6 个月后每 2-3 个月一次,前往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一对一的生长发育评估。通过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运用发育量表进行测试,以及开展母乳分析、膳食分析等综合手段,全面评估小儿在身长、体重、营养、运动协调和技巧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育情况。这样能让家长及时察觉小儿在体质、运动、认知发育方面的延迟,并及时给予科学干预,帮助早产儿在体质、运动、智力等方面的发育达到正常足月儿的标准,顺利完成追赶生长。
作者: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张可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