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02
原创

你以为 Ta 只是站在水里,其实他正溺水死去!这些自救知识必须掌握!

收录于专题: 炎炎夏日科普篇

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 5.7 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 56%,平均每天有 88 个孩子因溺水死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或者其他液体中,呼吸道及肺泡被水、泥沙、杂草等杂质填塞或因受到强烈刺激,使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夏季炎热,暑假已经来临。为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防止意外溺水事件的发生。您须掌握以下内容:

发生溺水的常见原因:

1、水边玩要,不慎跌落水中;

2、游泳时发生肢体抽搐、被植物缠身、被动物咬伤、在水中打闹;

3、雨天不慎落入井中。

不同年龄组儿童溺水地点有所不同:

1、1-4 岁主要发生在室内脸盆、水缸及浴池;

2、5-9 岁主要发生在水渠、池塘和水库;

3、10 岁以上主要发生在池塘、湖泊和江河。

如何鉴别溺水?

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就要提高警惕了!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 20—30 秒之后沉下去。

4、 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孩子头可能前倾。

6、 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须立刻伸出援手。

如何预防溺水发生?

1、禁止孩子在河边玩要;

2、不去未知水域游泳;

3、在游泳池,不要游到深水区;

4、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防止抽筋;

5、雨天行走,注意水坑!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口诀:镇定第一;仰泳露鼻;深吸浅呼;缓解抽筋;保存体力。

镇定:不要慌张,留意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仰泳: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头部浮出水面,等待救援; 

水母漂: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或双手抱膝,膝靠着胸,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上抬至下额处向下、向外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

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

口诀:巧用绳竿;背后托举;防止抓抱;谨慎下水。

在游泳馆:

在游泳池遇见有人溺水,立刻大声呼叫救生员帮助施救。

在户外:

1、在户外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叫,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 110 报警,并联系 120 急救人员。

2、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3、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4、救离出水后,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杂草、污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转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假期中,请家长注意做好孩子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让孩子高高兴兴玩耍,平平安安回家,开开心心过暑假!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