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 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考核结果出炉。根据 26 个国家监测指标评价情况,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全国 1227 家综合医院中排名第 44 位,考核等级为 A+。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大者,至臻至善。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深入领会国家医改态势与使命,以大视野洞察行业新机遇,起跑就加速,开局就争先,将医改政策落到实处,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精准和满意的医疗服务。
赶超精细化,实现精益化。近年来,医院着力实现医院运营从精细到精益的转变:一是引入科学管理工具,二是升级运营管理新模式,三是深化推进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四是强化以风险为导向的运营风险防控。
同时,医院还积极引入战略地图、平衡积分卡等管理工具,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实行基于 DRG+平衡计分卡的医院绩效管理体系,以患者效益为中心、以绩效引导医院运营;抓好医院内控体系建设,实现医院内控系统的整体升级;积极建设基于大数据的预算控制体系。
精益管理的基础是大数据驱动,医院信息化建设极其重要。为此,通过建设三大数据中心,医院走向了智慧医院发展之路。不仅如此,医院还将 HIS 平台、医保平台、财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等系统全部打通,进一步提高了院内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
现如今,医保支付改革已驶入「快车道」,医改势在必行,公立医院唯有主动入轨、顺应改革。一方面要「做减法」,加强运行管理和成本控制;一方面要「做增量」,不断推进专科发展与服务模式的变革。使医改出成效、医院同发展,真正实现医院、患者、医保「三赢」。
改革既要懂得「造血」,又要懂得「活血」。而学科建设正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实际上,早在 2018 年 5 月,医院就开展了学科建设的新探索。
学科要发展,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医院围绕「双一流」建设,从学科结构、人才引育、科研创新等方面统筹发力,以战略思维打开了学科建设的新局面;组建学科建设办公室,予以组织保障;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全院学科进行专业评估诊断,找准学科建设的不足和问题,明确建设思路,凝练学科方向。
2019 年,医院出台了《学科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标地扶持不同层次学科的发展。推进学科建设向聚焦急危重症、外科微创化、内科医技化、医技分子化转型。同时深挖特色,着力打造「肝癌、鼻咽癌、地中海贫血」特色病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立体优势学科群发展的模式,提升了临床医学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内驱力,技术是革新力。关于人才引育,医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两条腿走路:通过完善进修学习管理制度,鼓励本院职工进修深造、出国学习、攻读更高学位,制定了学科带头人国际交流计划、优秀医学英才计划、优秀护理英才计划等;同时制定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引育方式、提高待遇、配套科研经费等。
关于技术引进,医院积极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机器人手术显微镜等高端手术系统设备,充分发挥机器人腔镜手术中心和日间手术中心效能,为准确高效微创诊疗、聚焦三四级手术、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与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如今,医院通过系列改革拿出了可喜的「成绩单」:2020 年医院建立起包括 3 个重点学科群、6 个品牌学科、6 个优势学科、7 个培育学科在内的学科层次体系。2021 年,医院完成微创手术 3.54 万台,日间手术 1.44 万台。另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累计已超 3000 台,在全国名列前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现了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高效地「双轮驱动」。
文化管理是促进医院发展「最强大脑」,以人本文化、质量文化、创新文化、团队文化、形象文化、执行文化等推动学科建设,才能凝聚医院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秉承「大医大德 至臻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精准和满意的医疗服务。
医院不断加强人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就医体验,不断优化就诊环境、流程,加强互联网+医疗建设,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优质、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时刻以职工为中心,增加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医院转型发展;助力健康丝绸之路,为推进中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事业做出新尝试,不断拓宽人文关怀的宽度、温度。
要想医院走得远、走得好,医教研协同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医院在强化医疗硬实力与扩容的同时,聚力提升临床教学水平,大力推进临床研究和转化。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加强教学品牌建设及教学成果培育。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临床科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巩固扩展学术期刊,加强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内涵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引领区域发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大步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