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6-30
原创

医梦前行 | 张骞:方寸之间,发现美创造美

「数字让人感到具体,反映事物精确,但口腔修复最终还是要回归人本,『以人为本』是医生指导设计,绝不是用机械化、模块化的现代设备来指导医生对患者口腔修复的判断。」从医十多年,在同事眼里,他严谨、专业,凡事

「数字让人感到具体,反映事物精确,但口腔修复最终还是要回归人本,『以人为本』是医生指导设计,绝不是用机械化、模块化的现代设备来指导医生对患者口腔修复的判断。」

医梦前行 | 张骞:方寸之间,发现美创造美

从医十多年,在同事眼里,他严谨、专业,凡事亲力亲为;在患者眼里,他耐心、细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总能以高出患者 20% 的预期完美修复患者口腔。

医学世家 薪火相传

因为家里父辈们大多从医,从小耳读目染,大学选专业时张骞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牙医这个职业,这也是在老一辈人眼中,「安稳、靠谱」到什么时候都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毕业后他顺利在老家当地找到一份牙医工作,工作稳定,但也免不了和许多职场新人一样有过艰辛的时候,初入行就要在不同科室里工作学习,张骞说那时的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正也是这段难忘的工作经历与打磨,让张骞开始熟悉并掌握了各科室的口腔知识和技术操作。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每一个口腔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同一种病,不同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和预后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不断地去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学习新的医疗知识。

医梦前行 | 张骞:方寸之间,发现美创造美

打破自己的边界 人生多种可能性

「医学是更新换代特别快的学科,口腔更是医学里面更新换代较快的专业。像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教科书上提到的一些口腔方面技术也好,操作流程也好,现在来看的话都已经落伍了,不学习的话基本上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被别人淘汰。」张骞主任表示,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改变,才能够找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2009 年在大家欢度国庆的日子里,张骞放弃了在老家稳定的工作和熟悉的环境,毅然决然来到了北京,从此在这里扎下了根。一晃 12 年,他一路从基层摸爬滚打,最终长成为维乐口腔医院全科修复中心主任。对这段在京打拼的时光,张骞描述的很少,在他心里认为,这是一个口腔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打破已有认知,才能重塑自我。

有实力才有底气 倾尽全力用心去雕琢

在谈及对他印象最深的案例时,张骞主任淡淡地表示做过的案例太多了,大多都是难度比较大、外院失败的二次修复案例。可能在别人眼里复杂困难的手术,但自己做多了也就变得平常了。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凡尔赛」,但张骞主任却用「硬实力」证明了自己,患者口腔修复的效果会为自己说话。

医梦前行 | 张骞:方寸之间,发现美创造美

曾经有个 30 岁左右的患者因为口腔修复失败,找到了他。在与患者沟通后张骞主任发现,患者几年前做过 4 颗牙冠,但因为当时的技术、日常的养护不到位等原因,牙龈已经发黑、空洞。

起初患者对二次修复没抱太大信心,但经过张骞主任耐心地讲解,比对了大量与患者相似的病例,运用 DSD 美学修复向患者呈现方案,同时自己画图设计与行业内「大咖」技师沟通制作牙冠,让患者、医生、技师三方都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在单纯修复外,尽量创造条件为患者获得最佳的美学设计效果,最后让患者重拾信心。

医梦前行 | 张骞:方寸之间,发现美创造美

只要给我一个机会 我就能把事情做好

张骞主任的口腔修复效果总是能高出患者预期的 20%,他说:「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首先应该有好的专业技能,包括诊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然后,完成治疗的能力以及远期效果的评判。」

「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工艺,令作品趋于完美。我们做医生也是如此啊,通过不断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让自己的诊疗技术趋于完美,尽善尽美、尽职尽责地为每一位顾客解除痛苦,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自信。」张骞主任说到他热爱的口腔事业时,掩饰不住满满的自豪和激动。

从医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十年磨一剑,张骞主任在自我沉淀中,向美而行,不断实践着自己的工作格言——改善微笑,传递健康!让自信、健康、美丽的笑容,照进每个人的生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