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首创 3D 打印人工材料修复下颌骨!精准外科,让患者活得更精彩……2019 年 11 月 , 浙江省人民医院在省内首次开展采用 3D 打印「人工下颌骨」植入...
省内首创 3D 打印人工材料修复下颌骨!精准外科,让患者活得更精彩……
2019 年 11 月 , 浙江省人民医院在省内首次开展采用 3D 打印「人工下颌骨」植入新技术,令一位牙龈癌患者重获新生,患者目前已顺利恢复。
葛明华教授手术中(左一)
薛女士(化名)今年 50 岁,浙江金华人,曾经患鼻咽癌,在当地医院综合治疗后病情稳定。
6 年前,薛女士觉得有点不适,惊弓之鸟的她忙到医院检查, 却发现肺有问题,进一步检查为左肺恶性肿瘤,手术顺利,她又逃过一劫。
2019 年上半年,「恶魔」卷土重来。薛女士因「口腔肿物」被确诊为左下牙龈癌,进行了口腔癌根治术,建议定期复查。
不久后,她总觉得手术过的部位异物感,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果不其然,当地医生考虑为术后复发,建议去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转至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经过病理活检、CT、磁共振等检查确诊为牙龈癌复发,复发的肿瘤已经侵犯下颌骨并同时伴有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这意味着,为了切除肿瘤,手术时将截去一大段下颌骨等,术后会影响面部外观,甚至影响进食和说话等基本生活功能。
「葛院长,切除肿瘤的情况下,能不能尽可能别太大影响容貌及其他功能,我才 50 岁,你们一定要为我想想办法啊!」薛女士一再恳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般的病人医生通常会采用血管化游离骨瓣精确重建的方式进行下颌骨修复,但是这个技术需要进行微血管吻合。
可薛女士之前因鼻咽癌进行过放疗,颈部的血管及组织遭受放射性损伤,颈部软组织质地坚硬,再加上她半年前接受过颈部外科手术,局部的血管进一步遭受物理创伤,预期无良好的血管吻合条件,所以评估用血管化游离骨瓣修复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术后血管危象的风险,严重的可以导致移植的骨组织全部坏死。
「患者的诉求是我们创新的动力!」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头颈外科教授葛明华与其团队经过反复认证,最后决定运用计算机虚拟手术来精确评估术后组织缺损,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 PEEK 材料通过 3D 打印的方式精准打印因手术造成的缺损下颌骨骨段,同时用远位带蒂软组织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面容及语言、进食功能等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保存和修复。
什么是头颈部缺损 3D 精准修复?
将基于数字化的组织精确修复技术选择性应用于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患者。通过导入高质量的医学影像数据及精确的测量,确定手术切除安全范围,最大程度保留周边正常组织;通过虚拟手术计划,模拟肿瘤切除及组织修复过程,规划最优手术路径;通过 3D 打印技术制作切取及重建导板。
最终, 通过 3D 打印导板将整套方案应用于实际的手术操作,实现缺损部位的精确修复,同时减少皮瓣供应区域(供区)的损伤,最大程度保护供区的外观及生理功能。
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原则包含哪些?
一、在肿瘤切除边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具有功能的头
颈部组织,尽量恢复缺损区域的组织面积和体积,尽量恢复重建后的基本功能(包括呼吸、吞咽和言语)。
二、利用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时,最大限度减少皮瓣供应区域的组织缺损与损伤。
头颈部缺损 3D 精准修复外科如何实现组织重建?
我们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头颈部缺损组织精确重建可以利用影像数据重建肿瘤及所处软组织的三维空间结构,显示肿瘤的安全切除边界,获得肿瘤周边的手术切除范围,协助外科医生以最小范围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具有重要功能的临近硬 / 软组织。
对于骨缺损的修复,常用血管化的自体骨移植(髂骨、腓骨等), 通过术前数字化设计、虚拟手术计划、3D 打印、预制骨成形导板等技术,目前已经可以达到骨组织的精确修复重建,并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同时,该项技术还能够将切除软组织的复杂三维空间曲面转变为一个二维曲面,并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相应软组织皮瓣的切取导板,从而以最小的皮瓣供区损伤获得最精确的受区适形功能重建。
医生在 3D 导板的精准定位下取皮瓣
头颈部结构复杂,承上启下,是人体的重要枢纽。在进行头颈部肿瘤手术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如何重建所切除的重要结构以维持功能的问题。目前全球 60% 以上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会由于肿瘤切除的原因,在局部留下需要整复的创面, 即使肿瘤得到治愈,但伤痕难以抹去,功能无法完全恢复,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面对治疗望而却步,甚至放弃治疗。
头颈部缺损 3D 精准修复外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葛明华团队长期致力于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诊治,肿瘤切除后缺损区域的修复重建是肿瘤诊治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让病人手术后走出去,可以跟正常人一样」。
头颈外科借力新技术的未来展望
葛明华说,通过 3D 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头颈外科领域帮助患者,初步达到外观的精确修复。而对于能长期存活的肿瘤患者,
除了外观修复以外,更重要的是功能的恢复。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是头颈部组织修复后功能的恢复重建,包括发音、咀嚼、吞咽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此外,还将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皮瓣挛缩情况、供区恢复情况等,更全面地评价此项技术,进一步优化软件设计。
葛明华教授团队做客《论健》栏目
专家介绍
葛明华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委、亚太甲状腺外科学会常委、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卫生创新人才、获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徐加杰
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头颈外科学组青年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秘书、浙江省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